華國,京城。
寇宅大門外賓客絡繹不絕,整個府宅掛滿了紅綢,府外鞭炮之聲,喜樂之聲,恭賀之聲延綿不絕。
這日,是寇家娶妻之日。
喜堂裏的賓客一片笑鬧,但不難看出其中的拘謹。
原因無它,而是因為高堂上端坐著的兩人。
那二人身份不太一般。
一個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陳少遊,一個是華國除了一國之母外最尊貴的女人、當今天子景泰帝之妹——明珠貴公主商請月。
這兩人,是夫妻。
說到這二人,便要說到這場婚禮的兩個主角——前任禦史台大夫寇熙朝跟前天下首富燕歸。
眾所周知,燕歸師從隱世大儒寇時之,乃是陳少遊的師妹,兩人關係極好,陳少遊對其寵溺無度,據說明珠貴公主因此還曾打翻過醋壇子,不過此一說乃傳言,是真是假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唯有一點,明珠貴公主跟燕歸私交極好是真的,據說當年今上宮變時,丞相跟今上乃是敵對,因著貴公主聯手當初的天下首富燕歸跟寧北侯世子妃唐凝才有了當初宮變的兩全。
燕歸得丞相疼愛,得貴公主看重,在成親之際有這二人給她作為高堂,誰人敢妄議她乃再婚之事?
不錯,燕歸乃和離再嫁。
華國女子和離也好被休也好,皆可再嫁,按理說燕歸再嫁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可巧就巧在她再嫁的這個夫婿是個休妻再娶的。
也就是說,寇熙朝也是再婚。
按理說兩人皆是二度成親,應是格外低調的,可燕歸跟寇熙朝偏不,尋人敲鑼打鼓的在整個京城宣告,整個大街小巷無人不知二人的婚期是什麼時候,這還不夠,還廣發喜帖到了京裏人手一份的地步,就連皇宮裏的景泰帝也沒有遺漏。
因著燕歸如此的大張旗鼓,很多傳統頑固的老一輩大臣很是看不過去,更有與寇熙朝曾經共事時敵對的禦史官員一紙奏折彈劾上了天子的桌案。
不過嘛,朝堂有丞相陳少遊周旋,後宮有貴公主商請月出麵,那一紙奏折便不了了之。
至於民間百姓的幾句言論嘀咕,燕歸根本不放在心上。
這不被燕歸放在心上的嘀咕,卻讓她跟寇熙朝的婚事在京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掀起了一股大風,風吹的方向直指逍遙侯府的主人。
要說這逍遙侯府的主人嘛,若說全京城的人誰沒收到燕歸跟寇熙朝的大婚請帖的話,也就是逍遙侯了。
對了,逍遙侯還有一個身份——如今的天下首富,步月莊的莊主。
亦是明珠貴公主養父的妻侄。
更是燕歸的前任夫婿——沈書衍!
今日的婚事,可謂是萬眾矚目。
喜堂裏的賓客似有似無的寒暄著,目光從高堂之處轉向那身著大紅喜袍緩緩而來的一對璧人。
女子眉眼平和,嘴角掛著淺淺的笑意,容貌稱不上絕美,卻是讓人覺得美得剛剛好,明明她的眼眸沒有絲毫迫人的銳利,也沒有絲毫狂狷的邪魅,可卻是讓人一看便看出她眼底張揚的肆意,跟明亮如劍鋒的光芒。
女子身邊的男子溫和雋逸,風姿綽約,立在她的身邊也不被她的鋒芒所壓製。
這兩人,當得上璧人二字。
“時辰到了,拜堂吧。”
高堂上,神色淡淡的陳少遊看了喜堂外的大門一眼,平靜的道。
而他旁邊的商請月則是揚了揚眉,輕笑一聲:“不錯,拜堂的熱鬧比較有意思。”
眾賓客皆是一愣,商請月玩味的這表情,配上這話,怎麼覺得哪裏不對勁?
“很遺憾,今日的拜堂,表妹跟妹夫注定是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