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闖進電視台(1 / 1)

1995年的夏天,A市,中國北方一個省會城市。

那時的這個北方城市,經濟上還還像一個剛剛睡醒的孩子,雖然朝氣蓬勃,還是不免有幾分困意。計劃經濟和改革開放的互相衝擊,讓這個城市正悄悄發生著變化,不管你願不願意,南方的快速發展以其咄咄逼人之勢,讓這個城市不免多了些壓力,特別是省會這個頭銜,更增加了A市幹部群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無數次都在提醒自己,一定要盡快發展起來,盡快富起來,好給省內的其他小老弟地方做個樣子。說來也挺搞笑的,不管說的冠冕堂皇,還是世俗庸俗,總之,很多人,都把自己的目標刻意的和其他人聯係起來。而且這種聯係還越來越緊密,好像沒有了其他人或者地方的對比,自己就沒了發展的動力一樣。怪不得有人說,幸福感來自哪兒?來自你的鄰居。你如果天天看鄰居開豪車、下館子,自己卻開著捷達,吃著鹵肉就白酒,那肯定是一肚子窩囊氣,但如果鄰居蹬個自行車風裏來雨裏去,整天市場買菜砍價的那種,你肯定會想,自己好歹開著汽車,還有酒喝,優越感明顯就起來了。

李雲峰從來沒想到,自己省城學校畢業,能留在市電視台工作,和其他會到自己家鄉的同學相比,自己算是幸運的了,優越感相當明顯,以至於接到錄用工作的通知,自己竟然樂的睡不著覺了。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暑假期間的李雲峰沒有參加校學生會的蓬萊之旅,而是報名參加了省廣校的電視編導培訓班。

培訓班裏,老師都是省台播音員、編導等,有次還特邀了央視美女主持來講課。同學中就更是美女如雲,不過原來專業的不多,大都是其他學校的學生。大家雖然互相都不認識,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當播音員、做電視編導!

培訓班裏,留給李雲峰印象最深的有四個同學。一個自稱是北影的新生,學表演的,男生,整天模仿各類人物講話,特別是娘娘腔,一開口總惹得大夥兒笑成一片。第二個是一個叫和平的姑娘,老師說大家做個自我介紹,互相認識下。這位姑娘可好,直接來了句“我來自少林寺!”,大夥先是一愣,後仰翻。不過你如果認為姑娘是一副苦行僧模樣,那就大錯特錯了,漂亮的很。不過李雲峰注意的是下兩位。一個是商場播音室的美女,披肩發,大眼睛,注意她的原因竟然是長得特別向自己的初戀女友!這位後來還到李雲峰單位玩過一次,不過因為年齡略大2歲,所以後來漸漸失去了聯係。最後一位是一個幼兒師範學生,嬌小可愛,細皮嫩肉。結業後,還到學校去找過李雲峰。兩個人相約到人民公園玩,不巧的是中午到飯店吃飯,半道飯店竟然跑出一隻老鼠,惹得興致全無。

一切皆有可能。就是憑著這短暫的培訓,一張專業培訓證書,李雲峰畢業後,恰逢市電視台招牌播音員,他信心滿滿的報了名,一米八的個頭兒,英俊的臉蛋兒,小夥子看起來倍兒精神,一舉一動,談吐間都是青春的激情,加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侃侃而談,讓評委眼前一亮。

他順利的留在了市電視台,成為了一名記者。今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李雲峰充滿了好奇。走出校門,這算是他純純粹粹的第一次打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