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經濟視野
作者:沈嘉明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也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創新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能生活、大數據雲處理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這一切都證明著經濟的穩步提升,而經濟提升的根本原因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創新。科技的進步也有效地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事實上,互聯網金融就是我們所說的互聯網技術同金融行業的相關內容有效結合的產物,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可以說,互聯網金融對於我國的經濟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筆者依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及研究,分析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詳細闡述互聯網金融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經濟發展;企業經濟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與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相關,而另一方麵,互聯網金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互聯網金融已經深深地延伸到了每一個角落,影響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對於人類而言是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催生了許多金融項目,同時,也帶動了金融業的發展和變革,對於傳統的銀行業務帶來了極大挑戰的同時,也為人民的日常生活、金融服務提供了更周到的服務以及信息共享平台,促進了信息等大數據的處理,展現給人類一個嶄新的生活模式。
一、互聯網金融的定義
互聯網金融是我國傳統的金融行業與新型的互聯網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它促使企業全方位的運用現代技術收集大量數據和信息,通過社交網絡平台、移動互聯網支付、強大的搜索引擎以及大數據處理的雲計算等一係列現代化的手段,將互聯網的一係列技術、模式應用到金融行業中,成為支撐金融行業的要素,同時,也促使金融行業的各類服務、經營模式和管理理念發生全方位的變革。簡單來說,金融行業要素與互聯網技術要素相結合,形成了全新的金融模式和金融業態——互聯網金融。目前來說,互聯網金融對於我國的傳統金融行業有著巨大的挑戰,其主要的支付結算方式就是第三方支付以及金融網銷、全方位互聯網融資、虛擬貨幣等幾類,此外還有其他幾類支付手段,全都是依托互聯網技術而實現的。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金融有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和成長土壤,於是在我國可謂是遍地開花結果,甚至對於傳統的金融模式形成了極大的挑戰,尤其是對傳統的金融模式中的銀行的相關業務放出了殺手鐧。從某種意義上講,“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在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中依然適用。然而,當前我國的互網金融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漫長的改革和創新的,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麵對著諸多的問題。
根據國家經濟學家的調查數據表明,2011年,在全世界範圍內,僅第三方支付的總額在3年的時間裏上升了約1.84億元,而從國際發布的數據分析,在2011年,僅中國移動的支付用戶就上升到了1.87億,在當時的金融界引起了不小的驚歎,與此同時,當時預計在2014年,支付市場的規模可以超越3850億元,而用戶更是會增長到大約4億甚至會更多。不過,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這個數字變動得太快了,如今,總支付金額超過10萬億已經不是什麼新聞,這些數字的背後,我們看到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和強大生命力。
互聯網金融依靠第三方支付辦理的業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一項。例如,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支付寶、極易付、網易寶等等全部都是憑借著電子商務交易的,而這些平台都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資金的報關、清算,此外,他們還擔負著信用擔保等類型的服務。在第三方支付方麵,不少公司已經獲得了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也就是說,有著強大的後盾支撐、值得人民信賴。據有不完全數據表明,目前,這樣的企業在我國存在642家之多;除此之外,互聯網網絡技術還有一種P2P的接待模式,這可以說對於我國的銀行有著巨大的挑戰的業務模式,可以直接向消費者融通資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中介的作用,在業務辦理等方麵,其手續、流程以及方方麵麵都相對於銀行而言省時省力,目前,全國的網絡貸款公司已經超過了2000家,交易總額超過300億元,可以說,這種P2P的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都給予更多的人方便,促使人們能夠有效地、快速地辦理業務,甚至說,取代了銀行的某些繁瑣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