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關稅貿易壁壘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策略研究
國際經貿
作者:陳學偉
摘 要:碳關稅是發達國家以保護環境為名向發展中國家征收的關稅,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製定的貿易壁壘。碳關稅嚴重損害了我國製造業在國際上的地位,減少了產品的出口量,降低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本文將論述碳關稅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減少碳關稅的負麵效應。
關鍵詞:碳關稅;貿易壁壘;出口貿易;應對策略
一、碳關稅的含義
碳關稅指的是對碳含量較高、且易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產品征收關稅,降低這類產品的產量和出口量,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緩解溫室效應。碳關稅表麵上看似是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減少生產中汙染物的排放,實際上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形成了貿易壁壘,目的是製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由於原材料的價格低廉,而且在生產時會產生大量的汙染物,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所以發達國家沒有重視發展本國的製造業,主要是從發展中國家進口原材料。發達國家利用價格較低的材料研究新產品、新技術,然後出口到發展中國家,從中賺取高額利潤。碳關稅的提出就是發達國家為了自身利益而製定的貿易策略,主要是針對經常出口水泥、玻璃等原材料的發展中國家,因為發達國家不出口原材料,所以碳關稅的征收不但不會增加發達國家的財務赤字,反而會帶來龐大的收入。相反,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碳關稅會嚴重危害本國的經濟利益,增加產品的生產成本,減少了產品的利潤,降低了該產品的競爭力。同時,發展中國家為了生產產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必須購買國外先進的汙染處理設備,這無形中也給發達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二、碳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利弊分析
1.碳關稅的有利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先是大力發展農業,研究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產量,然後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發展製造行業,並使其逐漸向著高科技產業轉型。回首望去,為了加快發展節奏,中國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占用了大麵積的農田和耕地,砍伐樹木破壞森林,使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製造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工業廢水、廢氣也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碳關稅推動了產業的改革,督促汙染嚴重的企業即刻進行整改,促進企業向著環保型的方向轉變。為了提高產品利潤,企業必須要研究新型的環保技術,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並積極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降低產品中的碳含量,以營造綠色環保無汙染的生產環境。所以碳關稅對於修複我國的生態環境有重要的作用。
2.碳關稅的不利影響
雖然碳關稅能夠促進製造業的發展,提高生產技術,降低碳的排放量,可是從國際角度來看,碳關稅對我國的出口貿易產生了諸多的不利影響。
(1)碳關稅加大了中國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
發達國家打著保護環境的旗號,製定了越來越多的貿易政策,並要求所有發展中國家嚴格按照政策執行,使得發展中國家始終處於劣勢,難以與發達國家抗衡。中國是出口大國,生產的原材料經常需要出口到各個發達國家,而且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時間較短,缺少有影響力的貿易盟友,導致中國在國際貿易組織中沒有足夠的發言權。由於中國出口的產品大多為低端產品,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和能源,才能取得微薄的利潤,碳關稅使得中國出口產品時還需要支付大筆的費用,而這部分費用理應計入生產成本中,造成了生產成本的增加,與同類型產品相比,技術水平也不具備優勢,這無形中降低了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影響了中國的出口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