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需要你去跟村民們說一下,我需要半天的時間,加速改造那座金佛寺。”常總監說:“所謂殘燈破廟,其實是一種非常抓人的元素,但是那金佛寺破的很沒章法,我現在已經聯係好了專門的布景團隊,我會要求他們用六個小時的時間,給金佛寺完成大變身。
攝製組明天下午就要開始錄製,現在時間不多了,快點行動起來!”
以前黎政曾經很固執的認為,這些搞傳媒搞娛樂的,不過就是一群不學無術的家夥,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但是今天看到了常總監帶來的團隊,黎政才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專業。
造型,布景,宣發,攝製,層層環節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是行業內最頂尖的人才,他們的工作過程看上去有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感覺,而且他們搞出來的效果,簡直讓黎政都有些震驚了。
原本金佛寺,是一個很土氣的小廟,加上年久失修,看上去就好像普普通通農家立在田間地頭的大號兒窩棚似的。
但是經過常總監團隊的一番改造,這座小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番模樣。
原本鄉村廟宇,是沒有經過什麼設計的,卡上去土裏土氣,但是常總監的布景團隊深入翻查了許許多多的資料,包括中國傳統神學譜係,以及本地地方誌等關於對金佛爺爺的描述,製定出了一套非常棒的改造方案。
經過改造後的金佛寺,和普通的廟宇完全不同。
黎政以前在家鄉的時候,每逢廟會的時候,都會跟隨自己的父母到本地的神廟裏麵去燒香,這些廟宇基本上都是傻大粗的建築風格,廟宇殿堂內被香火熏烤,牆壁被燎的一片漆黑,看上去陰沉沉的。
裏麵的神像造像,完全沒有任何美感可言,神情呆滯,甚至還有一些‘熱心村民’會給神像加上一些看上去更顯得惡俗的金裝,紅布披風等等。
也就是說,傳統的鄉村廟宇,看上去完全沒有一絲淨值可言,即便是剛剛翻新的寺廟,也會在一片毫無章法的豔麗色彩中,顯得土氣無比。
但是現在的金佛寺,並沒有被刷漆描金,看上去依舊破敗,但是在破敗之中,每一寸都顯露出一種經久不滅的厚重感,從牆壁,到屋頂上麵上的五脊六獸,甚至連房頂,都被不僅團隊獨具匠心的揭開了一片屋瓦。
這個一個看上去好像‘破洞’一樣的東西,除了凸顯了一個‘殘破’的概念外,還著重顯露出一種精神上的失落和憂傷,而且破洞選擇的位置很有講究,剛好可以讓一束自然光打進來,照在神像的胸前,反而顯示出了一個失落的神明,懷著無限寬容和慈悲之心的感覺。
除此之外,這個幾乎是完美主義者組成的團隊,甚至對於周圍的村莊田埂也進行了改造,那些看上去有些不搭調的農用三輪車,已經被臨時從影城空運回來的獨輪車所取代,甚至在神廟後麵,還象征性的搭起了一個井台,讓整個小廟看上去意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