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張允兒的不斷叨念,徐哲知道這個張允兒原來是一個媒體記者,她覺得像是徐哲這麼個小神醫不應該埋沒,準備幫他宣傳一下,讓更多人知道。
張允兒在圈子內還是有不小影響力的,若是他幫忙推廣,覺得肯定會大大提升這“應哲醫館”的知名度。
“我回去幫你在市內的生活論壇上發表哥貼上吧,我可是那裏的版主,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人來,可別忘了我的功勞啊!”
徐哲還聽的雲裏霧裏的時候,張允兒已經幫徐哲決定了下來。徐哲很少接觸網絡,自然不明白什麼是論壇。
張允兒隻得耐心解釋著,可是解釋了半天發現,這個家夥根本就聽不懂,完全是南轅北轍。
“你不會真是從古代穿越來的吧!”
時下的年輕人還有不了解網絡的,張允兒如同見到一個奇葩一般,打量著徐哲,可惜對方沒有穿大褂,不然這儒雅氣質還真的和古代人物有些相像。
兩個人又閑聊了一會,張允兒有事情就先離開了。
徐哲一直在想著她說的那個什麼網,等到過了許久才回過神來,這丫頭竟然沒付診金,不會是忽悠自己呢吧。
張允兒自然不是忽悠他,忙完了手頭事情就立即開始撰寫起來。她是記者出身,寫點東西自然是輕鬆的事情。
洋洋灑灑幾千字的內容將徐哲誇的幾乎就是華佗臨世了,若是徐哲自己看到文章可能都不好意思。
張允兒的文筆很好,再加上她在論壇的影響力,帖子被置頂、轉帖很快便在圈子內傳開了。
許多人都知道了有那麼一個小神醫,醫術神乎其技,針法幾乎媲美東方不敗的刺繡銀針。
立即開始有人帶著好奇慕名而來,結果發現真的不隻是吹噓的。那些人回去後立即頂貼,分享自己的經驗。
徐哲都快忘了張允兒的事情,醫院突然開始不時的有患者上門,而且一副慕名而來的樣子。
打聽過後才知道是因為看了張允兒貼子才過來的,徐哲也知道這個丫頭原來不是吹噓的,還真是幫到他忙了。
前些日子還好,大約三五天後人就多了起來,每天都能夠有三五人到來。
這數量和大醫院自然沒有辦法相比,可是比先前那門可羅雀的局麵實在是好太多了。
醫館剛剛開不久,不可能一下子就所有人都蜂擁而來,還需要逐步的建立口碑,來醫病的人自然會慢慢多起來。
甚至,有一天徐哲還收到了一副妙手回春的錦旗,這是他人生中第一幅錦旗,看到那錦旗的時候差點沒熱淚盈眶。
這錦旗不是他自己花錢製作的,而是患者對他的一種回饋。師父生前曾對他說過,有朝一日有人什麼也不圖,能夠為你送上一麵真摯的錦旗時候,你就可以出師了!
徐哲看著牆上的錦旗想要告訴師父,自己終於出師了,可是這一天師父沒有看到。
麵對著牆上的錦旗,徐哲覺得很是欣慰,有一種巨大的成就和滿足感。
這種感覺是金錢換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