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棄而不用(2 / 2)

布帛的最後,陳健提起筆,畫了一麵盾,盾的上麵鐫刻著一柄夏城的製式青銅劍,盾的兩側是兩朵夏城標誌性的麥穗包裹著盾的兩翼。

寫好後裝入皮筒以熱蠟封住,找來兩名黑衣衛。

“將這個送回夏城,讓司貨把裏麵的人盡快調過來。告訴司貨,最下麵的東西,讓青銅作坊的人用黃銅熔鑄,伴隨那些人一並送來。

“再找兩個人,騎馬去石薺姬鬆他們可能要去的下一個城邑,截住她們,告訴他們立刻回到榆城,不準再在其餘城邑演之前那些戲,這是我和各個城邑領盟誓過的約定。”

黑衣衛離去後,陳健坐在那裏,拿著毛筆隨意在布帛上寫了幾個字,紅魚站在身後看了幾眼,卻隻認得其中一半的字。

“夏城……清反……及怠工……會?中間那幾個字念什麼?”

陳健反醒過來,看著自己隨手寫下的一行字,忽然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個嘴巴,將那布帛抓起來團成團,放在火上點燃。

“這辦法不行!”

“去告訴送信的黑衣衛,給榆錢兒的那封信不用送了!那東西也不用熔鑄了。隻讓石薺姬鬆他們回來就好!”

紅魚驚道:“你不用那個辦法了?”

“行不通!這需要一個腦袋清醒的領才能保證這個辦法好用。問題是如果能保證每一任領都有清醒的頭腦,又何必用這種辦法?”

“假如有個監察官員的辦法,一個領用的很好,他的兒子繼任後用的也很好,可等到他十二世子孫的時候,卻用的一塌糊塗以致祖先祭祀斷絕斷易俗,那這辦法就證明不對。對一適用對二不適用的辦法不是真的好辦法,真正的好辦法是對一二都適用。”

紅魚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要麼保證每一任領頭腦都清醒宛如聖人先祖,要麼弄出一種不需要頭腦清醒的領也能維持的規矩?”

“是啊。前者看起來很美好,但是現在絕對做不到,就和姬鬆想的一樣根本不可能;後者看起來有很多問題,但至少還有時間,可以試出來一種可行的辦法。”

看樣子紅魚好想要問點什麼,陳健抖了抖那團已經燒了一半的布帛,確定燒幹淨後道:“不這個了,我要去一趟農莊那邊,想想辦法。”

“這幾你注意一下準備去粟城和上遊的柘城,將交換的麻布運回來,要準備冬裝了。也冷了,各個城邑也要準備屠宰牛羊了,定好的牛羊皮也都運回來。染紡司那邊的房屋盡快完工。”

紅魚拿起毛筆記在了木簡上,陳健起身出去,等到送信的人將皮筒交給他,他自己拆開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一把火燒掉。

隨後吹哨集合了黑衣衛,乘船前往那幾座自己最近一直無力管轄的農莊。

不是他不看重這些農莊,將來這些農莊是榆城糧食自足的保障,而且農莊內的人也是作坊工的後備補充,將來的體係將是奴隸——農莊雇農——作坊工這樣一個選拔機製,以確保今後的人手擴充。

將糧食捏在別人手中,一年尚可,三年必有禍亂,陳健心中很清楚,隻是他認為夏城人最早接觸的就是種地,怎麼吃飽這一點每個夏城人都該知道怎麼做,那些人都是挑選出的人才更應該清楚,萬萬沒想到會出這樣的事。

等靠近農莊的時候,他更是無語了。

漫山遍野的野果通紅,柿子就掛在樹上,橡子在柘林下堆積了一層,帶刺的板栗偶爾也能見到,附近的水池中遊魚躍起,一群野鹿四處遊走。

可是農莊中的人卻恍若不見,臉色木然地拿著石製的工具在剛剛燒好的土地上挖著坑,看樣子竟是要修一條水渠,然而這水渠的規模卻和夏城動用了數千人的規模相似,更別提工具極差又根本沒有找平和規劃。

麥子已經纖細地難以越冬,幾棟簡單的木屋冒著炊煙,木屋外的土牆上用黑木炭寫著兩個巨大的字:學習。

土牆外,幾十個人正在那用石斧砍著木頭,看樣子像是在做木簡,遠遠地聽到一個人在那喊道:“姬夏了,要我教你們認字,這是頭等大事,你們明一人要準備一捆木簡,還要做出毛筆,要燒鬆墨,完不成的晚上不準吃飯……”

陳健強忍住渾身的顫抖,深吸一口氣,麵帶微笑地衝著身邊的黑衣衛頭領姬柏道:“他還真是挑不出錯,我讓他做什麼他都做了。好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