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站起身,叫來榆錢兒,陪著這些部族聚落的領們去查看了一下夏城的倉庫、工坊。
對於娥城、衛城的人,陳健是不會帶他們去參觀那些手工業作坊的,但是對於這些尚在茹毛飲血的部族,陳健沒有什麼擔心。
打開了倉庫的門,兩隻黑貓弓起身子,嗚喵喵地叫了幾聲,嗖的一下閃沒了蹤影,幾隻蝙蝠從倉庫的縫隙中被驚醒,看了眼太陽又把身子倒掛在木梁上沉睡。
“這麼多的糧食……這要夠夏城吃多久啊?”
“這麼多的陶器……這要夏城人用多久啊?”
陳健哈哈笑道:“你們也看到了,倉庫裏,坊市裏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用那些陶貝銅貝換到。回饋給你們的陶貝不少,可以對於整個夏城來,這點糧食還不足一年釀酒用的,你們放心就好。”
那幾個人握緊了手中的貝,詢問道:“那我們直接換糧食不好嗎?”
“糧食太沉重,有時候商隊去你們村落的時候不會攜帶那麼多。你們可以先將東西換成陶貝,可以去陽關、商城這些地方換,隻要是夏城的土地,這些陶貝都能換。以後夏城的各種貨物,也隻能用貝去買,不再直接交換了。”
“這些倉庫裏的貨物,就是我們夏城的承諾。隻要你們手中有夏城燒製出的陶貝銅貝,便可以隨時在夏城換到你們想要的一切。”
“吃的、穿的、用的,夏城沒有的,別的城邑也不會有。”
聽陳健吹噓的這些人基本上也沒見過別的城邑,沒有橫向對比,隻有自己聚落和夏城倉廩的對比,對於陳健的吹噓深信不疑,也打消了關於陶貝銅貝的疑慮。
“我們也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嗎?”
陳健笑道:“當然可以,隻要你們和夏城站在一起,我們教會你們種植,但是你們要為夏城服徭役,還需要繳納一部分糧食。今年秋,我會派一些人去你們的村落,在那裏住上半年,教會你們這一切。”
人手他早已經選好,就是那些通過學堂簡單考核的和被眾人推舉出來但還沒有官職的人,他們都要被派去外麵的村落曆練一年,教會那些村落種植、捕魚、織布等技術。
這些最低等的產業不需要技術壟斷,而夏城的手工業想要賣出去,就必須要有市場。沒有市場,那就扶植他們,自己造出來市場,這種剪刀差的隱性盤剝遠比直接抓來當奴隸要強。
借助這次分開單過引的第一次需求增長,夏城要利用三年的時間快展手工業,糧食、麻布之類的東西就需要其餘的村落來保證,不然人手都用在種地上根本展不起來。
前世裏某個擴張性極強的宗教,初期也是派到各個村落,幫助村落該屋子、種地、布道,取得人的信任然後才能傳播信仰,讓信仰的人看到實實在在的盛會品質的提升,這樣他們也更容易皈依。
夏城沒有宗教,正式宗教的產生要到奴隸製解體的時候,人們麵對時代的變革想不出解決的辦法,隻能從人的道德上來約束被時代改變的人。
不論是菩提樹下悟道還是馬棚內的聖光,都是在時代巨變中尋求“怎麼辦”,唯心的走向了道德堂,開始了性善性惡的爭論,認為人人有道德便能彌補時代變革帶來的黑暗。
陳健要派出去的人其實和傳教士相差不多,統一信仰和神話也是主要的目的。
前世裏的華夏父係祖先其實很少,血統很純,但那是經曆了數千年的積累展,從黃河一隅經曆了夏商周千年時間才占據了東亞最好的土地。
時間可以保證族群的純潔性,但在這裏並不適用,陳健不可能等個幾千年人口展夠了再向外擴,隻能不斷地利用文化優勢吸納更多的人口,畢竟這裏不是前世的曆史。
這些聚落的領們對於陳健的險惡用心並不知情,相反而千恩萬謝,並且承諾在學會種植後,會依照夏城的律法繳納糧食,在夏城需要征徭役的時候也會出人。
這不止是交換,更是因為夏城強大武力下的威懾,這些部族的領們很清楚:陽關附近的某個部族因為和夏城走得近,有了青銅兵器捕捉奴隸積累財富,如今已經在陽關附近開始了種植,而那些並不臣服夏城的部族,不需要夏城出現,那些掠奪奴隸與夏城交換的部族會很樂意幫著夏城去解決那些不服氣的。
“先不急著盟誓,明衛城、娥城以及更多的聚落會來,到時候祭祀完祖先,再盟誓吧。”
ps:這幾忙著量地,土地流轉嘛,更新不穩定,見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