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傳自於巴西的著名格言,“這也會過去”一樣,這個世界上,不論你遇到什麼樣的事情,哪怕再悲傷,再興奮,那些當初似是要撕裂我們的鮮活情感,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淡去。
日子像流水一般緩緩往後流淌,李依然也按部就班的學習生活。再同林楓見麵的時候兩個人都十分默契的沒有提及那天晚上的事情,仿佛那不過是一場早已經被遺忘的夢境。從那之後兩個人的相交也保持了恰到好處關係,像是一對熟悉的陌生人,李依然也沒有再往前越過一步。
最後開學典禮的主持人還是定了李一沫,本來說好的同林楓搭檔的李依然也被換去了程光身邊,李一沫接替了她的位子。
李依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抱著什麼樣的心態接下了這份工作,林楓和李一沫恢複了戀人的關係,她經常能在校園裏看到兩個人的身影。學校的論壇早就八卦起了兩個人,從相貌到家世,好像沒有什麼事情是無所不能的吃瓜群眾想知道而又無法實現的。
李依然不得不承認他們是一對很般配的人,從林楓和她住一個小區便知道他的家境絕對說不上一般,那個小區是玖日最大的富人區,李洪亮身為當地一家知名公司的董事長也是這幾年才搬到了那裏。
聽人說李一沫來自一個單親家庭,從小跟著母親長大,但是她有一個多金的父親,每個月都會給她們的卡裏打上高額的生活費供兩個人平常的開銷。李依然看多了男人出軌的故事情節,理所當然的認為她的父親之所以每個月給她們打那麼多錢是因為最開始的幾個月心裏有愧。她的母親是一位公司的小職員,雖然位置不高卻收入不菲,這樣的家境,倒也算得上不錯了。
李依然每天晚上跑去廣播站和三個人對稿子,節目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四個人分分倒也都能接受。
“程光,你這個詞報的時候語氣要加重讀,整句話不要像白開水一樣就這麼過去了。”臨開學典禮還有一天,學生會大多都去金沙校區那邊幫忙了,李依然給部長請了假留在學校裏做最後的排練。本來程光是必須要去老校區的,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麼法子,竟讓一向難說話的老師批了他的假條。
“可是我覺得我這樣讀挺有感情的啊!”程光對於她的意見卻不以為意,“我從小到大都是這麼說話的,多少演講都過來了,也沒人說我說話沒感情啊。”
“所以你隻是學生會的主席,而不是廣播站的站長。”李依然不想跟他鬥嘴,“你按著我說的讀就對了,馬上便是最後一次排練了,明天便要正式演出了。”
“那我好好按著你說的做,你請我吃頓飯怎麼樣?”程光湊到她的跟前,可憐巴巴的說道,“我最近比較窮,卡上剩的錢連頓飯都解決不了了”
李依然絲毫不為所動,她麵無表情的一把將手中的稿子打在他的臉上,“您隨意,反正最後丟人的人又不是我。並且就算丟人的人是我,他們也都不會認識我,畢竟您的顏值在那擺著呢,我充其量也就隻是你的背景板。”
程光吃了閉門羹,便收起了玩世不恭的心思,他認真的品著方才李依然指導他的東西,認真的樣子倒也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