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六朝古都 南京的韻味(1 / 1)

23.六朝古都 南京的韻味

2014燃情夏日 青奧來了

南京剪紙

南京剪紙,據史書可考,明代已流傳民間。舊時南京人婚嫁喜慶,多聘請藝人來家用大紅紙剪各式喜花,綴於箱、櫃、被、枕等嫁妝之上。其它如鬥香花、鞋花、門箋等品種,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藝術特點為“花中有花、題中有題、粗中有細、拙中見靈”。如喜花之類,大都在特定的花紋外廓內,圍繞主題,根據內容需要,填滿散花散葉,和諧地構成完整的圖案,顯得美滿充實,喜氣洋洋,含意豐富。南京剪紙除門箋是刀刻的,多數用剪刀剪成。藝人們以剪代筆,不需底稿,手隨心運,有如“一筆畫”,連綿不斷,一氣嗬成。造型以弧線為主,流暢優美,柔中見剛,作品具有韻律感、節奏感和濃厚的裝飾趣味。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曲藝品種,係由明清時期南京雲錦的織錦藝人在勞作之餘,自娛性演唱發展而成,因係工餘演唱不取報酬,為“白唱”,又因唱一場為“擺一局”,故名“白局”。

南京雲錦

南京雲錦工藝已有1500多年的手工織造曆史,是中國織錦工藝的“活化石”。手工織造的雲錦,主要品種有“織金”、“庫錦”、“庫緞”、“妝花”四大類。前三類目前已可用現代機器生產,惟“妝花”的“挖花盤織”、“逐花異色”等特有的創作要求與製作工藝,至今尚不能被現代機器所替代。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於2006年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又於2009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宗教信仰

南京地處中國南北交界之處,曆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人口遷移,南來北往的遷徙讓不同的民俗和宗教信仰在此交彙,曆史、地理上的重要地位造就了它的宗教香火旺盛,地方風俗獨特。南京市現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擁有2480餘年的建城史和1780多年的佛教文化發展史。它既是古代中國出現佛教活動的最早城市之一,也是近代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研究中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既是人們對當年佛教興盛的追憶,也是南京以弘揚佛教文化隆盛於中國的佐證。

南京經批準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現有344處,根據規模大小等條件,分為寺觀教堂和固定處所兩種形式。其中:佛教寺廟19座、固定處所41處;道教固定處所5處;伊斯蘭教清真寺6座、固定處所4處;天主教堂2座;基督教堂16座、固定處所25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