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方便與占便宜
卷首語
作者:謝海峰
在互聯網思維甚囂塵上的時候,有個問題讓人深思:企業的競爭優勢,因何存在?
我們可以說,因為移動互聯網能夠與消費者互聯互通,越過傳播與銷售的中間環節直達終端,所以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方便、更多實惠;我們也可以說,現在風口處處,在“互聯網+”的滲透下,許多行業迎來革新,給新的進入者帶來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但是,當這些都成為企業“公器”,你有我有時,企業的競爭優勢又在哪?
本刊上期關注了“60後”這一企業中堅群體,他們和企業共同成長到今天,諳熟企業運營與產業鏈,他們是從地麵上生長起來的,有著做實的深厚功夫,現在,他們正融入互聯網思維,要將企業從傳統的企業轉變為時代的企業。
在風口中飄飛著的互聯網創業者,商業模式可以很炫,運營思維可以很超前,隻是如何落地,把想法化成現實,恰恰缺少了60後的實操功夫。幹不了苦活累活,是互聯網創業新星們的詬病。
現在,傳統的企業們也可以抱著更開放的思維,把自己打造成創業平台,為那些有想法、要創業的員工提供創業所需的資源,包括資金、管理支持、技術支持;或者,把一個企業變成合夥人製企業,大家合夥創業。這也是本刊本期關注的話題——打造企業創業平台。
無論技術怎麼進步,無論企業怎麼發展,它總是會更人性化。如何更人性化?就是利他利己,方便別人,成就自己。方便消費者,那就拿出更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更實用、更優惠、更方便使用;方便員工,那就為員工提供一個能激勵他們發揮潛力、創造功業,實現自我的環境或平台。互聯網精神就是要自由、開放、平等、共享,如果企業隻想利己,什麼思維、什麼模式都是浮雲,本質上還是打著互聯網的旗號想占點便宜。
人的社會,終會回歸到人。無論如何聯,無論什麼網,企業領導者的發心怎樣,企業就會怎樣。法向內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