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下人這麼一報,吳三桂心裏開始犯嘀咕:若真有此能者,這一去京城,多爾袞的病定然痊愈。若他去不了的話,依目前形勢恐怕多爾袞過不了今年。他一死,朝廷必亂,一些平時不服他的諸將就會趁機興風作浪。若把握此良機,不僅可坐收漁翁之利,我還可告慰明朝子民,得到他們的支持,扛著“反清複明”的大旗將清軍攆出關外,亦可順理成章入主紫禁城,那就是我稱帝之時啊。
要不說吳三桂圓滑呢,一個小小的機會,他就能聯想出這麼多。於是他就擬奏折,稱:經查實,李勝者,乃一妖道,化符治病之雲皆為無稽之談,巴蜀百姓多為其鼓惑,有造反之嫌疑,吾皇應早做決斷,遲恐晚已。
這一封奏折八百裏加急,多爾袞一看大怒,命駐守巴蜀之將,速斬李勝之首傳來京師,並毀其道觀。得知這個消息後,吳三桂大笑三天,命軍士加緊訓練,隨時準備殺入京城,稱皇天下。
但說那駐守巴蜀之將,接到皇上聖旨後左右為難,隻因他父先前患病,也是上山求得一符才消病去災,因此全家人皆信李勝為神人而非妖道也。可君命不可違,於是他在發兵清剿的前一天的晚上,星夜摸到青雲觀,見得李勝,向他道出原委。
二人坐於燭火之下共商對策,那將言他奉命天亮後清剿青雲觀,不僅要取李勝之首級,青雲觀周圍相幹人等盡皆剿除,以絕後患。李勝未曾想自己濟世三十餘載,到頭來盡然是這個結果,而且還連累這許多無辜的人,不由對這個社會對朝廷心灰意冷。
謝別那將後,李勝當夜匆匆收拾行囊,他清廉濟世這麼多年,並未有太多財資,最值錢的莫過於先師留下的那兩本書。臨別前,看著百姓們為自己修建的這所青雲觀,他迷惘了,心裏生出個奇怪的念頭,自己究竟是為了神仙之名而濟世,還是真心實意的想幹這件事。
冥思了足有一頓飯工夫,仰天一聲長歎,拂袖離去。
從那以後,李勝便雲遊四方,四海為家,身上僅有的那點錢很快就花完了,可人家手上有絕活啊,按現在的等級來說,他相當於國家一級全科大夫,外科內科都能治,但他隻收富人錢,窮人還是全免。
在治療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點,就是燒符後的水,多有黑色的灰末兒,讓患者將信將疑,不敢服用,若改善了這一點,再隱藏施法的過程,那就會省掉很多麻煩,最起碼沒人會說他是妖道了。
可要修改這一點,恐怕非短期內能行,自己對咒術的了解,也僅僅是師傅在世時學的那點,這使他覺察到了自己對咒術的無知。
一日,他遊蕩到了昆明,當時的昆明為雲南府和昆明縣治所。早聽說昆明四季如春,本以為街道上會繁華似錦,可進入了城裏卻發現十分蕭條,而且時不時就會有巡邏小隊經過。尋了一處小飯館住下,向老板詢問,才知道要打仗了,打誰不知道,但是兵士們天天訓練,已經半年多了。
要說這雲南城裏為什麼這麼緊張,那還得從李勝離開青雲觀開始。那位巴蜀駐將用一個死囚犯的首級替代了李勝,燒觀後將首級上報了多爾袞,此事便了。
不到半年,果然如吳三桂所預測,多爾袞病重身亡。這下讓吳三桂高興壞了,機會終於來了,於是天天加緊兵士訓練,四處征稅搜刮糧食,以為輜重,弄的民不潦生,怨聲載道,可他哪還顧的上老百姓的想法,心裏早就想著做皇帝的春秋大夢去了。
可誰知事情並未向他想的那方麵發展,多爾袞雖死了,可他和多鐸的兩白旗人馬皆心甘情願為順治帝效命,加上順治帝本身的兩黃旗人馬,此時的帝位已不可撼動,故根本沒有敢反叛之人,吳三桂的春秋大夢也到此終醒,結果空歡喜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