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兩相惡化下的人的生活(1 / 2)

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兩相惡化下的人的生活

飛天論壇

作者:李鵬

《枯湖》是汪泉繼《沙塵暴中深呼吸》《白駱駝》《西徙鳥》後的第四部長篇小說。如今,汪泉步入了成熟的作家行列,並確立了甘肅生態小說代表人物的地位。《枯湖》講的依然是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的演變下,特定的地域,一些人的生存狀態的故事。仔細品讀這部長篇,從小說思想內容和情節鋪陳上,可以將它概括為“一二三四五”。

一片水鄉澤國的演變。古老的民勤湖區,由浩瀚的水鄉澤國——瀦野澤,演變為休屠湖,演變為青土湖,進而演變為挖地三百米才能出水的浩浩大漠。生態的演變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生活,自然也要發生變化了。

兩段沒有攜手的愛情。這是作者著墨較多的部分。第一段愛情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和嚴酷的現實下發生的,既有點畸形,又至純至美、感天動地,守候了十多年卻沒有相互擁有的愛情。上海知青穆剛,在紅崖山庫區超負荷的勞動,外加衣食無保和人為的迫害,行將送命中,受善心人王三喜搭救,邂逅王毛朵,兩人相處了三天三夜,產生了愛情,並留下了愛情的結晶。而這份愛情的結晶,卻改變了三個人一生的命運,造成了難以想象的人生殘局。王毛朵背負了難以承受的世俗壓力,忍辱負重,艱難生存;穆剛十年後重回到夢中人身邊,卻早已物是人非;而那個“愛情的結晶”,無疑更是背負了生就不尷不尬的屈辱。同在黑沙窩,在這片小小的天地上,一家三口,除了初次見麵那段心酸而又溫馨的相聚,此後的歲月裏,朝夕相見,卻不能生活在一起。正如作者借王毛朵之口所說:“這些她生命中最重要的都聚齊了,她卻又不敢擁有。”這個默默相守,卻不在一道生活的三口之家,男人、女人、孩子,正如那個三口之“家”野駝、家駝、白駱駝,在嚴酷的世俗環境和生態環境下,不得不接受各自的命運。一個因無情的時代、悲慘的現實和命運的安排擠兌下,忍辱負重的鄉村女子,骨子裏流淌著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愫,內心裏堅守著永不褪色的愛情;一個駱駝的骨子裏也流淌著人性中最高尚的情愫。作者借白駱駝之口說出的那句“我看不起人類”的話,既是對人性惡化、人類人文生態環境演變的哀歎,更是對“人不如駱駝”的無聲控訴。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穆剛、王毛朵這段淒美而畸形的愛情,除了命運的偶然、人為的因素外,更大程度上是那個可悲的時代造成的,而後來發生的一係列悲劇,也當然是那個無情的時代造成的了。當穆剛——王毛朵一生摯愛的人,蓬蓬——他們愛情的結晶,在滔滔洪流中為了互救性命而同時獻出了生命時,王毛朵一生最愛的兩個人都失去了。小說至此,主題得以深化,作品的取名得到了最確準的點化——浩瀚澤國瀦野澤變成了死氣沉沉的“枯湖”;命運悲慘的女主人公的心湖,也變成了欲哭無淚的“枯湖”。

另一段愛情,則是人性的荒漠化、人文生態環境惡化的現實下,一位“地位不如一頭駱駝”的鄉村清純少女、民辦教師楊梅,與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向集成的愛情故事。與其說這是一段愛情故事,不如說它是一場愛情事故。清純的少女,被人欺騙了少女最純真的初戀和最珍貴的少女貞操,卻在癡心等待著又將出賣她肉體的“心上人”。直到這個人麵獸心的人販子被抓獲時,單純善良的姑娘還不肯相信眼前的事實。這又是一段慘絕的悲劇。當然,造成這段悲劇的原因,除了涉世未深的少女單純無知和其他人為因素外,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無法改變命運的嚴酷現實,仍然是促成這一悲劇的附在紙後的另一潛在誘因。這段讓人心氣難平的所謂“愛情”,跟穆剛、王毛朵那段至純至美、淒婉動人的愛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暗喻了人心的卑劣、人性的惡濁,即人文生態環境的惡化。

三代野駝家駝的繁衍。識者當自知之。稍事留意不難發現,作品中野駝、家駝、白駱駝,暗喻著穆剛、王毛朵、蓬蓬一家三口。而畜生和作為人類的三口之家,麵臨的自然和人文生態環境的惡化,使他(它)們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現實,更是如出一轍。駱駝是象征承受的動物,五百斤的重擔壓在身上,隻能跪下來承受。而穆剛、王毛朵、蓬蓬這些主宰不了自己命運的人的命運,跟駱駝何其相似!所有的苦難,他們也隻能像駱駝一樣跪下來承受。

四段有關生態的往事。祭風中,持續多日不停的狂風;像黑鍋蓋扣下來,連最能適應沙漠生存的駱駝也辨不清方向的沙塵暴;寶寶在又一次更猛烈的沙魃中蹈井而死;漫野的洪水中,穆剛、李蓬父子的慘死。這些有關生態的往事,如同故事行進中另一條穿插其中的暗線,讓讀者在人文生態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交互惡變的背景下,感受到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生存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