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技時代的無縫戀愛(1 / 1)

科技時代的無縫戀愛

2014七夕 相愛容易白首不易

雖然5.20表白成功,但馬上七夕了,已經過了兩個月了,你們還好好的在一起談著戀愛嗎?在這個科技時代,要如何保持戀愛的新鮮感呢?

有姑娘跟男友定下一套戀愛規矩:早上起床第一條微信必須是發給對方的,中午休息時視頻聊聊吃了什麼,下班後要麼見麵要麼視頻,QQ也要保持24小時在線……

理由是“感情都是溝通出來的,聊得越多彼此越懂得,兩顆心24小時無縫對接。”

這樣一年下來,像兩個透明人一樣的她和他,也覺得戀愛無趣,“怎麼就少了想彼此靠近的衝動呢?”

這就是戀愛的潛規則:黏得越緊,散得越快。神秘感是最好的愛情催化劑,它讓男女間擁有彼此了解的衝動,一旦神秘感消失殆盡,吸引力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當代愛情越來越普遍的特色是“短命”,有個姑娘疑惑地問我“為何我的每段戀情都超不過三個月?一開始如膠似漆的,恨不能成為連體人,到兩三個月的時候,興趣缺失,感情成了雞肋,在一起也覺得沒意思了。”

必須得承認,“短命”的戀情,也是高科技帶來的副產物:各種現代即時溝通工具,縮短了空間距離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拉大了心理距離。通訊工具可以幫助戀人們了解彼此一天24小時的作息時間,但是麵對著冰冷的機器設備,人少了深入談“心”的願望。過於密集的信息了解,會讓人少了去深入了解的動力。

這就是現代人的愛情特色:似乎很了解,卻又不懂得。——亦是通訊科技戀愛的產物。

在一次錄製節目時,一對即將金婚的老夫妻,他們講述當年的戀愛約會時,幾乎令我們感動淚下:那年的冬天,身處兩地的兩個人約好了要見麵,她坐車去他的城市看他,他則一下班就冒著大雪在車站等她。結果直等到夜色深沉,末班車上也未見她的身影。夜裏過於寒冷,他隻好隨便找了個地方湊合一宿,第二天天沒放亮,又去車站繼續等候。終於,晚了一夜的她趕著早上第一班車來到了他身旁。原來,昨天她弄錯了末班車時間,誤了車……

他們一邊講述那一夜彼此懸心的感受,一邊又堅定著對方一定會來到身邊的信心。在那個沒有電話、手機、互聯網等各種便捷通訊工具的時代裏,兩個人對愛情的信任感更強烈,愛的濃度也更高。反觀如今,不禁教人感慨:再也難有如此簡單純粹的愛情了。

人們總以為愛的濃度以熱度來衡量,其實,愛的濃度需適當的冷度。愛情就是這樣,一旦毫無懸念,也就沒有持續關注的動力。

很多人問關於“愛情保鮮”的辦法。那就是永遠不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全盤交付給對方,適當的留點神秘感,讓對方偶爾有點不安全感,保證你會加倍地被對方關注和嗬護。

戀愛總是如此:越讓對方缺少把控力的戀人,才更令愛人把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