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盜青衫(1 / 3)

第一章

這又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對於百萬人口的大宋帝都開封而言,年年冬天都沒有什麼區別。本來這正是開封洋溢著佳節氣氛熱鬧的時候,原本元宵之夜正是少年遊樂佳辰,閱不盡的梁園歌舞,走不盡的柳陌花衢,如此良宵豈能錯過?今年卻因為皇帝正月初一突然暈倒,病了整整一個月,連一年當中最熱鬧的元宵燈會也免了。

當今皇帝已經四十六歲,十三歲便繼位成為大宋的第四位皇帝,三十三年的皇帝生涯已經超過太祖、太宗和真宗皇帝,當然除開皇帝繼位的頭十年受到劉太後壓製的時間,當今皇帝執掌天下大權已過二十年,這對於一個皇帝而言是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了。

常道“人生七十古來稀”,當皇帝能夠當到七十歲的卻十分罕見,如今皇帝尚不到五十病體纏身,這對於大宋帝國而言絕非好事,況且更為致命的是當今皇帝尚無男丁以承繼大統。皇帝病重一個月本來是件大事,不過若是有太子在,那對於朝廷百官而言絕對不可能到人心惶惶的地步,從古自今朝廷百官絕對沒有齊心的時候,而皇帝躺了這一個月卻著實的讓朝廷百官提心吊膽了一個月,根源便是沒有太子。

“史公公,文介休那邊好像沒事,咱們這口氣還出不出啊?”一副公鴨嗓子低聲歎道,一聽便是一個太監。

“出不出氣先放到一邊,你以為王堯臣這個老滑頭是傻子啊?他能夠提醒文彥博把劉大人拉下水當擋箭牌,就不會想著咱們?他們都是兩府大臣,現在官家是有所起色,但這身子骨可是一日不如一日,說不定哪天就……”

自太祖開國以來,這太監的日子是每況愈下越來越不好過了,先秦的太監如何那沒幾個人能夠知曉的,但是漢唐的太監卻出了幾個了不得的人物。也許正是這幾個了不得的人物,大宋皇家對太監的管教極為嚴格,堪稱曆代家教第一,不要說十常侍和高力士這些名列史冊的“同行先賢”沒法在大宋生存,就是低聲下氣按規矩做事求個安穩也不得。

放在以往太監們,尤其是有地位的大太監生活還是比較自在的,像房間裏這三位太監在宮內自然是夾著尾巴小心做事,出了宮雖然不能如那些漢唐大太監那麼招搖過市,但在臨近汴河邊上置下一座優裕的宅院卻易如反掌。

不過此時皇帝剛剛大病初愈,放在以往也就罷了,可惜他們三人的主子偏偏已經快五十了,更要命的是還沒有兒子來繼承皇位。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些平日生活自在的大太監也被卷進是非漩渦當中,房間中那個還沒有開口說話臉色發青的太監,就因為皇帝病中胡言亂語了幾句就被逼得差點上吊自盡——“皇後與張茂則謀大逆!”

可憐張茂則被皇帝這句話登時就嚇得不輕,隨後緩過勁來則是在宮中走廊的橫梁上上吊自盡,好在入內副都知史誌聰和鄧保吉因事路過解救下來——張茂則也不想死啊!尤其是他在宮中苦熬了這麼多年,總算是積累下一份不小的家業,那就更不想死了,可惜皇帝一句胡言亂語就徹底抹殺了他求生的希望,唯有用自己的性命再賭上一賭,隻要一次死不成那以後還會有說法。

張茂則人老成精,這一步算是走對了,不過卻挨了宰相文彥博一頓訓斥。不過張茂則在最後才聽出味道來——原來是準備放逐讓他無聲無息死掉,不過他在宮中走廊上上吊,知道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要是真的死了那對於宮廷內外皇家的臉麵就不好看了。

這恐怕就是這些當太監這行的悲哀之處了,張茂則今天的處境除了太監這行的曆史傳承之外,最重要的還是他太過親近曹皇後,偏偏皇帝在他的三十多年皇帝生涯當中對“皇後”實在是態度奇特,而曹皇後無論如何也不是他喜歡的那個類型——張貴妃亡故後,皇帝異想天開的追封張貴妃為溫成皇後,一時間“生死兩皇後”弄得君臣關係極為緊張,即便如此曹皇後居然忍下了,皇帝對於這樣如此善於隱忍的皇後在心底埋下了根由,與曹皇後關係密切的張茂則自然是不被官家信任的。

皇帝雖然性命轉危為安,不過這次病重實在是給大宋朝野敲了一記響亮的警鍾,先不管皇帝以後能夠活多久,現在沒有一個法定的皇位繼承人則是對大宋帝國而言最為危險的。在皇帝病重的期間內,外麵以吏部尚書同昭文館大學士的文彥博與同時拜相的集賢殿大學士富弼為首的權臣和史誌聰為首的內侍發生了極大的衝突。

外臣與內臣發生衝突,若是放在別的朝代基本上除了霍光那樣強悍的權臣之外,內臣就算不勝也可保平安,不過在大宋帝國卻從來沒有內臣占上風的時候,這次也不例外——這些宦官不僅被文彥博和富弼死死的壓製住,還破天荒的讓文彥博以焚香祈祝為名讓兩府大臣留宿殿中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