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村(1)(1 / 2)

第一章 山村(1)

一條不寬的泥濘路東西而向橫穿這個不足百戶的山村,繞山盤旋,消失在霧色中.村子的中心,鎖鈉聲起,刺破黎明前一如死水般的寂靜,隨即鑼鼓聲、喇叭聲不絕於耳,夾雜在樂器聲中的哭聲若隱若現,續了斷,斷了續。昨日夫君的音容笑貌,今日成為妻餘生回憶。

?老式的土房中,一年輕女子身著白衣白帽,姣好的麵容已是淚跡斑斑,身旁是兩兒子,大的名為雲風,年僅五歲,小的叫雲天,比哥哥小一歲。兩小孩乖巧的跪著,母親的哭聲讓他們深感不安,無辜的看著眼前突如其來的一切。廳堂中間的棺材觸目驚心,長袍加身的道士口中所念的經文伴隨著“噠噠”而響的木魚聲讓人的悲傷泛濫。四壁之上掛滿畫著麵目猙獰的閻王鬼怪的畫像,微弱的燭光下,這一切顯得是那麼冰冷。

“八仙”(抬棺材的八個人)齊喊“起”,漆成棕紅的棺材隨著樂聲而起前往墳崗。後麵送葬者皆白衣冠之,村裏的除長者外,在家的都來參加送葬。雲風的祖父雲忠對於四兒子的不幸離世更是悲痛欲絕,村子白發人送黑發人亦是頭一回,當然四兒子雲堂也是第一個離鄉創業的人。祖母徐美菊,人稱菊婆婆,緊緊的抱著兒子的衣服,好像要給他最後的溫暖。隊伍徐徐向前,泥路上撒滿“紙錢”,緊隨道士後麵的是死者的大哥和二哥,大哥雲有手裏抱著雲風,雲風手裏撐著翻杆(口徑五寸的竹子去頂留枝葉,上掛死者衣服),二哥雲龍抱著雲天,雲天手提竹籃,籃子中放著一長一短的梧桐枝幹,上麵纏滿白色紙帶。母親呂氏虛弱的哭無聲,淚幹心裂,由著嫂嫂們攙扶向前。入土之時,弟弟雲天突然哇哇大哭起來,兒童純潔的悲痛聲撩的在場每位淚流滿麵。死者將從此長眠於世,生者的悲痛開始拉開序幕。

三個月後,為了生計母親離鄉外出打工,留下兩個兒子跟著祖父母生活。祖父雲忠更是苦命出身,十二歲成為孤兒,跟著哥嫂受盡白眼冷遇,單布褲,草鞋過嚴冬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十九歲。這一切,他隻歸因於命。瘦小的個頭也沒少遭同齡人的欺辱取笑,從舊社會成長的他學會什麼叫自力更生,要讓人看得起,就必須做出健壯人分量的活。農活,從純粹的體力活到技術性的活他樣樣出色,插秧的速度,對直程度、無論是從整塊田中間開始還是按序從頭開始,都能將整體的美觀度達到極致;犁地的整型,精準度見者都佩服,生產隊給他打五分無人有異議。雲忠為人本鄉、鄰鄉無人不攢其忠厚老實,可謂當之無愧的“勞模”。後來實行生產包責任製時好田占了幾畝。雲忠雖一步未進學堂,倒也開明的很,孩子隻要夠聰明能學,就是揭不開鍋,他也絕不會使他們輟學。因此,二兒子雲龍還讀過縣裏的‘勞動大學’,從小對兒子們的教育都以‘勤勉、誠實’為中心。已經過花甲之年的他依然隨青年人一樣早出晚歸,田裏山上,樣樣做得井井有條。雲風兄弟的童年在祖父的影響教育下一步一 步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