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你,下山(1 / 2)

相傳,遠古時期,黃帝登泰山俯瞰天下,而後黃帝乘龍升天,世人得此機遇,膜拜天帝。而後無數探究天道,初窺造化之士,皆登泰山而尋仙氣,從此相傳泰山頂處常有仙人來往,神秘莫測,有緣之人得以相見。

時光荏苒,始皇帝平定亂世,統一六國,先後五番東巡,意氣風發,施君威於天下。然而始皇帝五次東巡,路過天盡頭觀日後,豪邁之情頓失,水米不進,悵然若失,隨行趙高,李斯等人苦勸無用。臨終前,始皇帝命趙高,李斯發布詔書,令扶蘇為帝,蒙恬為輔。始皇帝反複低吟“國之本,龍之脈”後病逝,趙高、李斯記錄遺訓,為保富貴,暗改詔書,改立胡亥為帝,殺扶蘇、蒙恬。之後秦氣數漸敗,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天下大亂,楚漢相爭之後,漢太祖方重整四海,建立漢朝。文景之治後,漢朝國力殷實,民生安康,到了本朝第七任皇帝漢武帝繼位之後,大將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降服周邊國度,大擴疆土,此刻天下皆以為漢將氣運無限,流傳萬世。然而漢武帝登泰山祭祀之後,終日憂鬱,命群臣進獻長壽之法,大費國力,晚年,武帝長歎“盛衰如命,成敗有數”之後,下罪己詔以謝天下。漢朝持續兩百年後,奇人王莽現世,奪權篡位,改國號新,幸而光武帝劉秀應時而生,挫敗王莽,中興漢朝,漢朝得以再續。

有一天,泰山自山腰之上忽然被祥雲圍繞,三尺外皆是白茫茫一片,山間農夫、獵戶以為有仙人將至,閉門不出。泰山之巔玉皇頂上,一間涼亭若隱若現,亭中有一石桌,周有八張石椅,一名少年正在擦拭桌椅,擺放鮮果酒水,那少年約15歲上下,體態修長,麵相清秀儒雅,膚白如玉,雙目深邃,手腳伶俐。這時有幾人說說笑笑,相伴進入涼亭,少年見諸人來到,行禮告退。八張石椅坐滿後,其中一位老者望著少年離去的背影,向另外一人問道。

“南華兄,袁兒道行可有進展。”

“慚愧,慚愧,袁兒雖然天賦異秉,卻無法學習我等術法,他如今不止樣貌未曾變化,其它修行也與三十年前無異。”

“算了南華兄,我們幾人都看出袁兒體質特異,隻是集合我等八仙之力,也未能使袁兒得道,真是天道所在,無可違逆了。”

原來這八人,就是左慈、於吉、南華老仙、紫虛上人、司馬徽、華佗、管輅、許子將八位仙人,先前問話的遍是善於相人的許子將。

“袁兒之事暫且不提,如今漢家氣數混沌,有應劫之勢,各位有何見教。”

“我等出世已久,本不可輕易擾亂人間,隻是各位的弟子教授如何?”左慈問道。

“說道徒弟,我的幾個不成材弟子還算有些出息,學了點本事,隻是他們過於思索塵世,恐怕不合時機。”司馬徽撚須微笑。

“我是沒有收到好的徒弟,不過既然水鏡先生有了此話,我當全力教授那幾個小子。”左慈說道。

“我與華佗先生也商量過了,我們兩個打算在世間行醫救人,尋訪應劫之人,若有機緣也去會會諸位的高徒。”提出想法的是於吉,而紫虛上人和管輅卻是始終隻字未語。

正當幾位仙人商議之時,遠方一陣鈴聲響過,彩霞四繞,芳香氣息撲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