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賽虹橋上做噩夢(1 / 3)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兩日時光,如梭而過,楊舒心和張秉天的決戰如期而至。這一日中午,楊舒心在柳不染、柳如一、石重義、趙匡胤、白牡丹等人的陪同下,來至秦淮河賽虹橋。其時,張秉天和張傳符、張傳經、張傳訣等六位弟子早已到達。

張秉天見楊舒心至,道:“貧道還以為姑娘不來了呢?”

楊舒心道:“今日雲淡風輕,能與國師在這美麗的秦淮河對上一曲,乃是樂事,倘若不來,豈不可惜?”

張秉天道:“隻是時值盛夏,春已早歸,芳菲鬥盡,生機大減,不免遺憾。”

眾人聽他說到“芳菲鬥盡,生機大減,”聯想到呂芳菲,心中擔心,楊舒心知道張秉天是一語雙關,有意提前擾亂自己心神,心道,耍這伎倆,未免也太小看我了,來而不往非禮也,便道:“烈日當空,真光內照,心神朗清,徹視萬裏,別是一番風景。”

張秉天心中一驚,“真光內照,心神朗清,徹視萬裏。”這不是《正一天經》中的經文嗎,她怎麼知道的?道:“姑娘果然是個對手,請。”說著就要展開決戰。

楊舒心道:“且慢。今日決戰乃是在下與國師的兩人之戰,比試之中,不可傷及他人。”

張秉天道:“這是自然,要不然貧道也不會下令,今日下午秦淮河限行。”

眾人正奇怪這平常遊船如織、異常繁忙的秦淮河今日怎麼沒有一隻船經過,原來是張秉天下令限行了,大家對張秉天不由地生出一些好感,楊舒心更是,道:“國師有心,不愧是修道之人。”

張秉天道:“你不必恭維我,這次比試,貧道不會留情。”

楊舒心道:“不盡全力,怎能盡興,國師,請。”說著,眾人散開,唯有楊舒心和張秉天留在橋上,分別立在兩岸橋頭。

隻見張秉天從懷中掏出一支玉簫,輕移至唇邊,雙目微微一閉,簫聲驟然而起,音色清麗,聲調婉轉,樂聲纏綿。曲調轉接之中,時而如你儂我儂之軟語,時而如痛徹心扉之呐喊,時而如歇斯底裏之傾訴,時而如杜鵑啼血之哀怨,真是一聲一轉一斷腸。

眾人在一旁,聽聞此曲,個中感受,因人而異:

柳如一、石重義、趙匡胤內功深厚,安心定性的功夫非凡,也不免熱血沸騰,腦海中皆浮現出自己傾慕女子的形象,柳如一想起的是楊舒心,石重義想起的是白玲瓏,而趙匡胤想起了白純心,同時隱約想到了趙京娘。

白牡丹生性風流,思緒則回到了二十年前,沉醉在海南島與呂洞賓的雲雨之歡中。白海棠、白純心、白玲瓏從小生長在仙樂門,性情恬淡,不知愛情,然聞此曲,也是砰然心跳。

柳如珪和石重玉內力一般,此時已經是情難自已了,柳如珪深情地呼喊呂芳菲的名字,幸好他的父親柳不染在側,運功給他穩住了心神。石重玉則嬌嗔地看著趙匡胤,快要動手擁抱了,石重義見妹妹如此失態,慌忙給她運功。

孔子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原來,張秉天見楊舒心青春年少,正是動情之年,便吹了一首《風月斷腸曲》,其中玄妙,文字難以盡表,且以一詞略述其一二:

晚風乍起,秋月初明,君吹玉簫伊彈琴,彩雲伴歸,聲音交融,聽,字字訴衷情。恰花間蟲吟鳥鳴,又鶴唳虎嘯龍吟,碟燕原微聲,山石本有語,聞,盡是斷腸聲!

在簫聲不含內力的情況下,眾人聽得此曲,已經是心潮澎湃,情難自已,如果內夾內力,情況又是如何?楊舒心聽到的就是簫聲中雜糅了“石鶴長鳴”的《風月斷腸曲》。

石鶴長鳴一共分為八招,分別是蟲吟草叢、鳥鳴花間、鶴唳雲霄、虎嘯深山、龍吟九天、碟燕微聲、山石無言、天地不語。總心法為:“龍吟虎嘯,驚天動地,聲聲皆斷腸;無言無語,論炁述道,句句皆通靈。龍吟虎嘯,無言無語,無聲勝有聲。驚天動地,論炁述道,微言含大義。”《風月斷腸曲》詞中的下半闕:“恰花間蟲吟鳥鳴,又鶴唳虎嘯龍吟,碟燕原微聲,山石本有語,聞,盡是斷腸聲。”既指樂聲詭譎,又指石鶴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