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大學聯賽看到了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他絕不是未來NBA賽場上的泛泛之輩。”—巴圖姆
金色年華
加利福尼亞州,曆史上的淘金聖地。作為美國籃球的一塊重要版圖,這裏同樣出產金子般的球手。遠的有比爾·沃頓,近的有威斯布魯克、哈登。當然,還有達米恩·利拉德。1990年7月15日,利拉德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
利拉德的籃球天賦在小學時便有嶄露,大學時代他已是聞名全美的未來之星。
利拉德的大學時代是在韋伯州立大學度過的。從大一到大三,他的成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大一時(2008-2009賽季),在隊裏,他場均1.1次搶斷排第3,場均11.5分排第2,場均2.9次助攻排第1。對陣蒙大拿州立大學時,他大放異彩,拿下了賽季新高的27分和7次助攻。全美媒體對他的表現出奇的一致:他會是一個沒有撞牆期的未來新秀。
大二時,受傷病影響,他整個賽季隻出戰了9場。但即便如此,他在這9場比賽中創下的場均17.7分仍為球隊之首。其中對陣東華盛頓大學給人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他得到了賽季最高的36分,外加6個籃板。
40分,這是利拉德在大三比賽中的一場經典之作,比賽對手是名校波特蘭州立大學。麵對嚴密的防守與高效的投籃,韋伯州立大學有些吃力,好在他們有利拉德,在全隊陷入困境之際,利拉德幾乎是憑借一已之力挽救了球隊,18投13中,得到大學生涯最高的40分。這個賽季他的場均得分飆升到24.5分。三年三個大台階,三年打出了一片燦爛的錦繡前程。到了大四時,利拉德已成為眾多球探的關注目標。
2012年,當利拉德站上選秀大會的舞台,他成為眾多重建球隊的“基石”類球員。在之前的那個賽季,當麥克米蘭教練給球隊帶來一定戰績的同時,他的鐵腕管理也導致將帥失和,開拓者內部積鬱已久的種種問題全都爆發了,使得一支原本充滿希望的球隊,不得不再次推倒重來。選擇利拉德,波特蘭的意圖十分明確,那就是要用他給波特蘭開拓一片全新的領地。所以當許多球隊在選秀大會上都傾向選“潛力股”,選技術還沒定型,甚至身體素質還有上漲空間的“明日之星”時,開拓者毅然在首輪第6順位選擇了打完大學4年,技術已趨於完善的利拉德。波特蘭因為利拉德將迎來一個全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