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和杜姨娘未進門之前,景府的老太太甄氏便把自己從娘家帶過來的陪嫁丫鬟家的侄女兒,給了景瀾做通房,甄老太太年輕的時候吃夠了內宅爭鬥的虧,一輩子就景瀾這麼一個兒子,她不願兒子像她當年一樣,被這內宅的烏煙瘴氣給毀了。
因此,甄老太太對待家裏幾個媳婦都是平等的,孫子孫女也沒有嫡庶之分,全都一視同仁,景家的媳婦全是她看著挑好的,都是心性好的閨女,自然不像別家的爭風吃醋,明爭暗鬥,相處的都很好,教出來的孩子也個個都明秀通透,景家上上下下一團和睦,是京裏出了名的母慈子孝和和美美名譽好。
那陪嫁丫鬟家的侄女兒姓廖,家裏窮,甄老太太多有接濟,廖姨娘能進將軍府的門,心裏是感激的,她肚子爭氣,生了一兒一女,姐兒是家裏老大,取了個嘉字,這位大姑娘可不得了,不喜歡穿針引線,反而成天舞刀弄槍的,將軍府日後指不定還能出個女將軍。
生的哥兒是家裏五爺,取墨字,這位爺跟大姑娘可不一樣,誰都知道景家五爺是京上難得的才子,日後參加科考,又是一位國之賢才。
二爺便是季氏所出的景瑜夜了,從來都是一副對任何東西都滿不在乎的樣子,常常神龍見首不見尾,隻追求心中詩意,不願被世俗所累,冷情冷性,除了他所在意的,其餘一概不管,在京裏看來,景二爺是非常瀟灑神秘的人。
三姑娘便是景瑜嫿了,在原主的記憶裏,景瑜嫿發現,原主的性格竟和她有許多相似之處,原主也是個毒舌的姑娘,但她跟景瑜嫿不同,那是個嫻靜文雅的人物,偶爾調皮滑的像泥鰍似的,就如景瑜嫿逗景瑜蘿時,這種事在原主身上也是常有的,不過原主大多數時間卻也是繡工女紅樣樣不落下,比景瑜嫿裝出來的嫻靜文雅可看著好看多了。
四爺是杜姨娘所出,取揚字,跟大姑娘一樣,從小便喜歡舞刀弄棒,小將軍之名早便打了出去。
不過雖說如此,景家的孩子卻還沒有隻勇不謀或是隻謀不勇的,景瀾那等人物,他教出的孩子必是智勇雙全,即便是看著斯文俊秀的才子景五爺景瑜墨,都是可以上陣殺敵獨當一麵的。
不過,這可不包括景瑜嫿和景瑜蘿。大姑娘景瑜嘉被景瀾養成了女巾幗,景瀾悔不當初,覺著姑娘家就該在家裏安安分分的繡繡花寫寫字,因此,到了景瑜嫿和景瑜蘿這裏,景瀾事事都上心,刀槍之類是絕不讓碰,生怕又養出一個景瑜嘉來。
還好,三姑娘景瑜嫿雖說嘴巴毒了點,有時喜歡捉弄人,但總體來說還是個溫雅的姑娘,六姑娘景瑜蘿就更不用說了,臉皮薄的跟什麼似的,出去見見生人都要紅臉。
景家瑜字輩裏,最讓景瀾欣慰的便是這兩個姑娘了。
修養了幾日,便要照著大家族的規矩來行事了。景瑜嫿作息習慣不太好,全是前世做明星時養出來的毛病,通告一趕起來,常常晝夜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