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Marguerite Lantz
獲獎記錄:2006年巴黎口袋電影節二等獎
《珍珠》的長處便是有意地避開了手機的缺陷:影像不穩,錄音效果拙劣。《珍珠》沒有對話,算是一段默片;隻有一個固定鏡頭,便避免了搖晃鏡頭時模糊、顫抖等效果,燈光布置也簡化了,種種設置都順當了對《珍珠》的閱讀。
題材是維梅爾(Vermeer,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的一幅肖像畫(原名《戴珍珠耳環的女子》)。在靜止的畫像裏,Marguerite Lantz尋味出了動態的故事。當一個平淡無奇的女子走到鏡頭裏落座時,誰也不能猜出這就會跟維梅爾有關。她開始一點點地穿戴,上妝,從衣服到頭巾再到臉上的脂粉,背景裏傳來口哨、呼喊,甚至裝修工的鐵錘聲。女子最後戴上珍珠耳環,在鏡子裏反複的顧盼,校正衣飾以及目光,帶出恰到好處的自戀情緒。懸念告終時,我們看到了維梅爾肖像的原型——動態的又回到靜止裏,在《珍珠》的最後,贏出的是一股寧靜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