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如何預防職業疾病
1.職業病的前期預防措施
為了從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等建設項目的“源頭”實施管理,《職業病防治法》確定了預評價製度:
可行性論證階段。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的職業危害因素進行職業危害預評價,需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
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工程驗收前,建設單位做好職業危害控製效果評價工作。
預評價製度主要是為避免新建項目再走“先危害,後治理”的老路,從源頭抓起,從根本上控製職業危害。
2.職業多發病指的是什麼
職業病與職業多發病
職業病專家指出,一些媒體把出租車司機等人的胃病,媒體工作人員、科研人員等人的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統稱為職業病,其實是不準確的。由於引發這些疾病的原因很多,現在還不能將其劃歸職業病範圍,隻能稱為職業相關疾病或職業多發病。
我國目前法定職業病共10類115種。10類分別為塵肺、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職業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職業性腫瘤、其他職業病。其特點是有明確的病因,職業危害因素和職業病之間有明確的因果關係,病因和臨床表現均有特異性。
職業多發病的特點則在於,職業因素可以促使疾病的發生和加重,是多種發病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致病因素,或者職業因素隻是誘因和加重因素,其他職業人群也會發生這種疾病。調離職業或改善勞動條件後,該病可以緩解或停止發展。其病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非特異性的。如從事腦力勞動和緊張作業的司機、售票員、報務員、會計、電話接線員、統計人員,高血壓的患病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出租司機的胃病患病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高溫工人高血壓的檢出率遠遠高於非高溫工作者等。
中青年成了胃病“主力軍”
專家指出,現代人由於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強大的工作壓力,大部分人的胃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山西省人民醫院消化病專家說,在消化門診中,功能性的消化疾病占了40%左右,中青年較多,一般查不出什麼器質性毛病,但消化道症狀卻實實在在地存在。
城市上班族中得腸胃病的越來越多,這跟現代人的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加快、精神負擔重、生活不規律有很大關係。醫生們通常把它叫做功能性胃腸病。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有時候一忙起來就顧不上吃飯,饑一頓、飽一頓,漸漸地,不少人發現腸胃功能退化,胃口變差了,本來感覺很餓,但沒吃幾口就已經飽了。
“電腦病”患者與日俱增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人們筆紙記錄的工作方式被電腦取代,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電腦族在享受電腦帶來的高速便捷時,頻頻遭遇“電腦病”困擾。職業病專家指出,報社記者和編輯、網絡設計師等長期以電腦為主要工具,堪稱“電腦病”的“高危人群”。
醫學界將長期進行電腦操作造成的這種眼、手、腕功能性損傷,稱為“反複緊張性損傷症”。專家指出,電腦工作人員因長時間精力集中於屏幕,而電腦屏幕亮度長時間不變,字跡密集,加上室內光線不合適等因素,很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如果工作過程中不注意調節視力,就會造成眼睛疲勞以及視力下降。同時,電腦操作人員長時間從事數據輸入、鍵盤打印,反複單一的動作幅度變化小,需要相當大的靜態支持力,這就使部分神經肌肉組織呈緊張狀態,時間長久就引起手、腕、臂甚至肩部的肌腱發炎、疼痛,有時可累及腱鞘和肌肉組織。
專家指出,“電腦病”雖不會造成生命危險,卻不容小覷,它會引發身體其他方麵的連鎖疾病,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
裝修工是麵臨室內汙染危機的弱勢群體
室內裝修會帶來汙染,豪華裝修可“裝”出致癌環境。對此逐漸了解的城市人如今開始利用各種方式避開或排除汙染。而大小醫院越來越多的裝修工中毒事件表明,一大批以裝修為職業的工人們正不得不飽受汙染之苦。
裝修工作業時中毒暈倒的情況,原因就是家庭裝修和建築行業所使用的油漆、稀料、防水材料等,多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劑,在通風不暢的情況下會使接觸者出現皮膚黏膜刺激感、神經係統及肝、腎、造血係統等損害,嚴重者當場就可能因心功能衰竭死亡。長期從事裝修行業的工人,由於常在汙染濃度較高的環境工作和生活,還可能出現便血及白血病等症狀。
3.工作繁忙導致哪些“職業病”
腦力勞動綜合症
腦力勞動者如教師、工程師、作家等的頸、肩、背經常會有酸痛、麻沉的感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職業病”。有的學者曾統計指出,人的頭的重量約占體重的4.7%,約在5~10公斤之間,長期坐著讀書,伏案工作,會使頸、肩部肌肉處於牽拉,緊張狀態,久了便會產生疲勞、僵硬、痙攣,甚至小關節變形,從而刺激神經,產生痛、麻、沉的症狀。針對各部位的酸痛,患者應盡早正視問題,否則一旦惡化,可能演變成骨骼退化。血管也可能因長期被肌肉壓著,變窄而無法再正常供氧給肌肉。當病情變成“不可逆”時,便難以根治,而且患者可能因難熬痛楚而喪失工作能力。提醒人們不可以為自己還年輕就不會犯病。因為隨著工作環境的變化,這些以往屬於老年人的病患都趨向年輕化。
腦力勞動者要防止以上“職業病”,最好是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最簡便的鍛煉方法是每坐兩小時左右,就做一做肩部放鬆操。
肩部放鬆操的做法是:挺胸站立,兩腳平行同肩寬,肩部盡可能向上方聳起,一聳一落,共做20次為一組;或者兩肩胛骨盡量向脊柱中間靠攏停住一會兒,再放鬆,20次為一組,可做兩至三組。經常低頭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還要注意鍛煉頸肩背部肌肉。簡單的方法是低頭、仰頭、向左右轉動頭部、雙肩做回環動作。
的士司機綜合症
“別人羨慕我掙得多,可他們不知道這份工作有多累!”出租車公司的明女士這樣訴苦。已經44歲的明女士開出租車已經有6個年頭了。因為開出租車,飲食不方便,經常冷熱不均,最終落下了胃病。其實,的姐的職業病豈止這一個,據介紹,開出租車還易患肩周炎、腰肌勞損、痔瘡等病。
為避免汽油中毒,不要用嘴吸油管或直接用手在汽油中洗配件;注意飲食要有規律;不要過度疲勞,經常活動肩部、腰部、腿部;平時加強鍛煉,多做些自我按摩。
矽穀綜合症
提到IT,許多人大概會首先想到,這是一個很酷的職業:高薪、自由……他們玩命地工作,大把大把地掙錢。如果你也是個IT人,那你可就得悠著點兒了。一個名為“矽穀綜合症”的幽靈正在IT人中遊蕩,並正侵蝕著越來越多IT人的健康。你願用健康去換錢嗎?
隨著辦公自動化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一些操作向著高速、單一、重複的特點發展,強迫體位在操作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如操作計算機時,由於鍵盤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必須背屈一定角度,這時腕部便處於強迫體位。長期處於強迫姿勢,必然會導致肌肉骨骼係統的疾患,特別是女性由於一些身體方麵的特殊原因,更容易受到此病的困擾。其中,計算機操作時所累及的主要部位有腰、頸、肩、肘、腕部。專家們把這種IT時代的“富貴病”稱為“矽穀綜合症”。
專家建議,電腦操作員應保持良好的姿勢來預防職業病。確保操作員使用鍵盤時手腕盡量是平的(既不仰屈,也不下折)和直的(既不向左邊扭,也不向右邊扭)。肘關節的折角(上臂內麵和前臂的夾角)在90度或更大,以避免肘部的神經受到擠壓。在使用鼠標時,手腕盡可能是直的,上臂和肘是盡量靠近身體的,盡量放鬆的,避免過度前伸。確保操作員是靠著椅背坐著的,感覺姿勢是放鬆的,有一個設計合理的靠背。檢查雙足是否平放在地麵或者墊腳上。確保頭頸是盡量伸直的。確保操作員是正對著字母鍵盤的。要調整鍵盤的位置使字母鍵盤正對著自己(讓B鍵正對自己身體的中線)。
此外,經常和短暫的休息是防止疲勞的好主意。您不妨做做下麵的休息:
(1)眼睛的休息:每過15分鍾,您都應該暫時把視線從顯示器上移開,花1到2分鍾去望望遠處的景色,最好是那些20英尺以外東西。這會使您眼部的肌肉得到放鬆。另外,快速地眨眼幾秒鍾,可以恢複眼膜的活力和清除眼睛表麵的灰塵。
(2)隨時的小休息:大多數的擊鍵作業都是間發性的而不是一直連續的。在擊鍵活動的間隔裏,您應該注意讓您的手處於放鬆的、平放的和伸直的姿勢。
(3)活動活動:做些伸展運動或者一些輕柔些的運動來釋放您的肌肉疲勞。
工作場所抑鬱症
30歲的陳女士剛剛生了兒子,休完產假後上班,一邊要照顧嗷嗷待哺的孩子,一邊又要應付日趨激烈的職場競爭,她感覺真的有些應付不了了。“我剛工作了一個月,體重就下降了3公斤,每天都覺得睡不夠,還經常跟老公吵架,有時真想死了算了!”陳女士簡直沮喪到了極點。
其實,陳女士是得了工作場所抑鬱症——身體的某個部位疼痛,或是疲勞、睡不著、吃不下、體重下降……進一步發展成沒有心情進行日常活動,無法集中精神做事。嚴重的還會導致患者脾氣暴躁、坐立不安,甚至還可能產生自殺的念頭。易患人群為孕婦和為人妻、為人母、為人下屬的職業女性。
據介紹,科技進步所形成的資訊飽和、全球化的速度、機能失調的辦公室、工作過量和工作不穩定,都是導致抑鬱的主要因素。這是繼心髒病之後,第二種最有可能使員工失去工作能力的疾病。如果不采取行動,專家預測,這種疾病蔓延的速度之快,將足以在2020年之前超越公路意外、艾滋病和暴力,成為員工早夭和失去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輕微的抑鬱症,可通過各種放鬆活動、有氧運動來釋放,要適度地調適自己的生活目標,學習自己控製生活中的壓力。病症如果較深,則要盡早接受治療。
主婦綜合症
在家“上班”的主婦,其實是職業傷害相當多的族群,從肩頸、腰、背到手肘、手腕,問題絕不比任何一種職業工作者來得少。
40歲的王女士由於單位不景氣,就提前退休,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婦。近期,她總覺得頸肩痛、腰背痛、手肘痛,到醫院檢查,大夫說她是因為長時間低著頭做洗菜、切菜、炒菜、燙衣服、縫紉、掃地、拖地等工作,由於肌肉長期緊繃,形成頸肩部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除了接受複健治療以改善疼痛症狀外,最根本的辦法隻有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不動,再加上局部熱敷,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長時間彎腰導致腰背痛,除了過度勞動之外,不良的姿勢更是引發身體不適的主因。
改善工作方式,使用較好的工具,或是改變工作習慣都是必要的。例如:炒菜鍋、湯鍋等最好用較輕、較小型的,使用時以雙手提起為佳,以免手部、肘部,甚至肩關節扭傷;開罐器、開瓶器等應有較大的把手,甚至不妨使用電動開罐器,可以節省力氣,並避免手腕扭傷,或手肘肌腱炎。
4.冬季如何預防職業病
進入冬季天氣逐漸變冷,室內工作場所多關閉門窗。一些作業場所由於沒有使用通風設施,致使其間的有毒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給安全生產留下隱患。冬季門窗關閉,一些作業場所通風設施不好,大量毒素聚集在空氣中,時間一長,在此環境下工作的人便容易患上職業病。因為一些職業病的臨床表現並不明顯,有些人即使得病也不易發覺,比如塵肺病,它是危害健康最為嚴重的一種職業病,發病率較高,病人較痛苦。這種病無特異的臨床表現,多與合並症有關,如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
專家提醒職業工作者,上崗前要了解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接觸職業危害因素,如存在,要采取相應的職業防護措施,同時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在有職業危害的作業場所工作時,不要封閉門窗,注意使用通風設施和開窗通風,使有害物質及時被排出,不在室內聚積;不要為保暖而在工作場所食宿,飲食起居要和工作場所分開。另外,接觸棉塵者更不要在工作環境吸煙。如紡織工人吸煙,煙霧可加速破壞人體抵抗力和上呼吸道的清除能力,導致呼吸道感染,促進支氣管炎形成。
5.職業病在勞動過程中的預防
防治職業病的關鍵是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有關製度。《職業病防治法》對職業病的防護,作出以下規定:
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衝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對放射工作場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運輸、儲存,用人單位應當配置防護設備和報警裝置,保證接觸放射線的工作人員佩戴個人劑量計。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產生職業危害的作業轉移給不具備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具備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接受產生職業危害的作業。
勞動者因調換崗位或者工作內容改變而從事合同中未事先告知的存在職業危害危險的作業時,用人單位應當告知勞動者有關職業危害、職業衛生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內容,並協商變更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
用人單位應當組織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
用人單位應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危害因素日常監測,並確保監測係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用人單位應當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危害檢測、評估。
發現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時,應當立即停止存在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並采取相應補救措施;職業危害因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後,方可重新開工。
生產、經營、進口可能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設備、危險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物質的原材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說明書中應當載明與職業危害相關的事項和職業衛生防護、應急救治等措施;並在醒目位置標明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6.塵肺病的預防措施
因長期吸入一定量的生產性粉塵,使肺部產生彌漫性纖維化或者結節的肺部疾患,即塵肺病。在國家公布的《職業病目錄》中,把塵肺病列為第一大類職業病,共分為13種,即矽肺、煤工塵肺、石墨塵肺、碳黑塵肺、石棉肺、滑石塵肺、水泥塵肺、雲母塵肺、陶工塵肺、鋁塵肺、電焊工塵肺、鑄工塵肺和其他塵肺。
塵肺病患者中最常見的是矽肺病人。矽肺是因吸入大量含有遊離二氧化矽(舊稱矽)的粉塵而引發的。矽肺是塵肺中病變進展最快、危害最嚴重的。矽肺一般是在接觸矽塵後5~10年,有些發病者的工齡達15~20年。
患了矽肺病,即使離開矽塵作業,病變仍有可能發展。矽肺的纖維化病變是很難逆轉的,現在沒有使其消除的方法和藥物。
我國是塵肺病大國,發病率越來越高,新患病人數以每年近2萬的速度增長。2002年底塵肺病人竟高達55萬人,等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塵肺病人數的總和。
防治塵肺病應該采取下列措施:
組織措施
有粉塵作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應該建立防塵機構,嚴格執行有關防止粉塵危害的規定,必須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建立粉塵監測製度,對有石英、石棉等危害性嚴重的粉塵作業,每3個月監測一次;對有其他粉塵作業的場所每半年監測一次。對廣大職工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對防塵工作的認識,群策群力治理粉塵。
技術措施
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努力做到清潔生產。目前,許多國家已經基本上消除生產場所的粉塵危害,塵肺病患者很少。我國是塵肺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很多單位總結出防塵的經驗:改用代用品;采用風力管道輸送粉狀物料、濕式作業法、密封艙式作業法、撤除揚塵裝置等。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防護措施
當生產場所的粉塵濃度未能控製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以下時,加強防護成為最後一道防線了。
個人防護是被動的措施,無法從根本上降低或者消除粉塵的濃度。個人防護措施有:配戴防塵口罩,能夠截留大量粉塵。粉塵作業的人要注意,下班後必須洗澡,洗掉身上的粉塵,工作服要勤洗、勤換。
衛生保健措施
必須加強對從事粉塵作業的勞動者的體檢,沒有經過體檢和未成年人不準從事粉塵作業。患有肺結核病、嚴重心血管病和慢性上呼吸道支氣管疾病的人不準從事粉塵作業。從事矽塵、棉塵作業的勞動者更要注意體檢。從事粉塵作業的勞動者應該加強體育鍛煉,要到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定期療養。為了增強營養,應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較高的食物。
7.不容忽視的職業性皮膚病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皮膚常常是困擾愛美心靈的幽魂。有多少青年男女為青春痘而苦惱,更有不少皮膚病患者為尋因求治而四處奔波,往往卻很少有人會想到身邊的“殺手”——職業性有害因素。
何謂職業性皮膚病
職業性皮膚病是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接觸化學、物理、生物等職業性有害因素為主要發病原因而引起的皮膚病。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接觸新化學物質和新材料的機會越來越多,由此而引發出來的職業性皮膚病問題也越來越常見。據報道,在某些生產過程中長期接觸氯酚、焦油、機械潤滑油、石油、石蠟等化學物質的生產工人中,其職業性痤瘡發生率可達15%以上;而在從事炭黑生產的工人中,其職業性痤瘡發生率竟高達60%以上。職業性皮膚病已成為我國最常見的職業病之一。
職業性皮膚病的臨床類型與致病原因
根據職業性皮膚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及主要致病原因大致可將職業性皮膚病分為以下幾類:
職業性皮炎。包括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電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等類型。主要是因接觸化學物質、紫外線、放射線等有毒有害物所致。
職業性皮膚色素變化。包括職業性黑皮病和職業性白斑兩大類,其中職業性黑皮病主要是指長期接觸煤焦油、石油分溜產品、橡膠添加濟、某些顏料、染料及其中間體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慢性皮膚色素沉著為主的皮膚病。職業性白斑則是指長期接觸苯基酚、烷基酚類等化學物質而引起的皮膚色素脫失斑。
職業性痤瘡。是指由煤焦油、氯化物等引起的痤瘡樣皮損。
職業性潰瘍。是指鉻、鈹、砷等化合物引起的鳥眼型潰瘍。
職業性疣贅。是指長期接觸瀝青、焦油、頁岩油等在接觸部位發生的扁平疣、尋常疣或乳頭瘤樣皮損。
其他類。主要包括職業性角化過度、皸裂、職業化癢疹、職業性浸漬、糜爛、職業性毛發改變、職業性指甲改變等。主要是由各類化學、生物因素所致。
職業性皮膚病的診斷與治療
由於職業性皮膚病因素眾多,在臨床上表現各異,往往同一致病因素可引起不同臨床表現,而同一臨床表現又可由不同致病因素引起。並且大多數職業性皮膚病又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所以在臨床上很容易被誤診和漏診,因此建議可疑患者一定要盡早地去當地職業病防治所就診。
職業病的診斷程序和要求有別於普通疾病,有其嚴格的規定。首先患者必須帶上單位出具的職業史證明材料,在通過一些常規檢查及特殊檢查後,還得由當地職業病診斷專家小組集體討論來確診,並開出專門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方可生效。
鑒於職業性皮膚病與工作環境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治療的首要辦法就是要暫時脫離產生致病因素的崗位,避免繼續接觸;其他治療辦法多無特殊可言,一般采取對症、消炎等皮膚病常規治療方法效果就很好。其根治措施還在於加強工作場所的通風防毒效果,以及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