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想溜達溜達(1 / 2)

無形中有一個無上的存在掌控著世間的興與衰,生與死,綱與常,磨世盤握在他的手中,意以他動,願以他生。

天地靈氣濃鬱的地方,是修行者的最愛,有些門道主張修心,得成正果,佛家大張因果倫理,恩怨情仇,抱負與命理得到最完美的詮釋。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亡性即真。

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製。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

佛家尚如來,崇因果循環,所以他們大開佛門淨土,宣講業障,造化世人。人間界南朝時期,佛寺占據著諸多名山大川,有戲謔道:“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可見明山秀水對修行者的重要。

在蛻變的過程中,脫胎換骨是免不了的,但如何體現脫胎換骨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靈氣匱乏的地方,修行者很難做出大的突破,而在靈氣富餘的地方,修行的速度可以通神。

“那真的就是蜀山麼?”邵賢再一次問了同樣的問題,雖然明知沒有人會回答,但他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口,差距實在太大了,他一時間有些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越往前走,蜀山亭台樓閣就越顯得清晰可見,等到走近,又發現某個地方有些特別,邵賢抓耳撓腮,怎麼也感覺不到究竟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

“深山很少有人踏足,這位施主來此有何貴幹。”一個十五六歲的修士迎了上來。

“我們來此瞻仰古跡,聆聽仙師教誨,也好開解一段癡疑。”邵賢雙手合十,很虔誠地說道。

“施主是想要拜見師父,還是自己遊覽?”修士問道。

“額,我先全方位地觀賞一遍,過會再請小師父指點,小師傅先忙去吧,用不著招待我們的。”不先審查一下虛實,邵賢死也不會拜師,要是真有傳說中的那麼強大,即便是要他屈節躬身他也不覺得委屈,要是浪得虛名的話,踏錯了門檻可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進者容易出者難,我還是先采采風,掌握一下大致情況吧”。邵賢撐開步子向著幾幢古老的建築物走去。

“施主請留步”,一個中年修士寶相莊嚴,攔住了他們前進的步伐。

“怎麼,這有什麼稀奇古怪的,去不得麼?”邵賢聲音無寒無熱,遊覽了大半天,隻有這個地方還未踏足。

“這是本門禁地,除了掌門及長老外,其餘的都不得入內”。修士解釋道。

“連蜀山弟子都進不得麼?”巧兒模仿邵賢的語氣,開口問道。

“這裏麵關押著許多狠角色,除了掌門之外,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前幾年本門護法長老不慎被妖雲卷入其中,等到救出時隻剩下一堆白骨,施主還是請回吧,莫使在下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