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主求情(2 / 2)

“妾身不敢。”若筠道,“雖為後宮之事,但更是天下大事,皇後娘娘母儀天下,為天下婦人表率,如今就算犯錯,也是迫不得已,還望陛下寬侑。”

“你可知朕為何要禁了皇後的足嗎?”

“皇後娘娘派人暗殺了鄧太醫及其家眷,指使鄧太醫設計下毒密妃娘娘。”

“你知道的倒是清楚。”

“王爺與妾身無話不談,有關朝中之事,王爺也會跟妾身說起,但妾身識得輕重,從不敢泄漏一個字。密妃娘娘是妾身夫君的親母,亦是妾身的婆婆,婆婆去世,妾身甚是心痛,但斯人已逝,鄧太醫也已殞命,相信皇後娘娘也已受到了教訓,如此,寬恕了娘娘也無不可。”

“可你是否知道,當日,皇後可是與月影聯手,搶走了你的孩兒,使用巫蠱之術陷害於你,你都不恨嗎?”

“陛下,就算恨,又能如何?如果今日妾身為了一己私欲求陛下殺了皇後娘娘,陛下能照做嗎?妾身隻希望後宮能安寧和諧,後宮安寧,陛下才能專心處理公務,隻有後宮安寧,天下才能太平,天下太平了,百姓才能安居樂業,陛下許妾身側妃的名分,不就是讓妾身過得更好嗎?”

皇帝笑了,他道:“沒想到你竟有如此胸懷,難怪敬永如此寵你!難得你如此心懷天下,對於皇後之事,就這麼坦然地一笑置之?”

“妾身寧願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娘娘禁足,娘娘不安樂,陛下也心煩鬱悶,文武大臣也惴惴不安,妾身在此懇請陛下,寬恕了娘娘吧!”她說著,重重地給皇帝磕了三個響頭。

皇帝有些為難,他現在已經騎虎難下,照皇後所犯之罪,實難以寬恕,禁足算是輕的了,要不是張印出麵求情,指不定還真廢了這個十惡不赦的皇後,況,根據大周律令,如此惡毒之婦,實難再忝居中宮之位。可一旦廢後,恐將引起騷亂,他不禁想起了西漢武帝時,劉徹廢了陳阿嬌的後位,舉朝皆驚,天下彷徨啊!

痛定思痛,皇帝想到,這皇後,要麼廢,要麼赦,如今無論如何都是一場血腥。他看見若筠的表情,一臉的求助。但他終究未開口,愣愣地在那裏發呆。

半晌,若筠複又開口:“陛下,之前王妃與皇後娘娘待妾身如何,終究未曾害過妾身。如今,妾身已是淳王側妃,亦為王爺誕育了世子,為陛下誕育了皇孫,隻求陛下看在妾身的份上,看在剛出生不久的世子的份上,寬恕了皇後娘娘吧!世子的親生祖母已然薨逝,妾身真的不忍世子的嫡親祖母再有何閃失,還望陛下成全!”

若筠的方才的話深深震撼到了皇帝,隻聽皇帝道:“你可知,你今日是在為你的仇人求情,你是在以德報怨哪!”

“皇後娘娘母儀天下,怎會有仇人之說?陛下,求您了!”說著,她又重重地向皇帝磕頭。

皇帝難以不動容,道:“也罷,朕就看在淳王側妃和剛出生不久的世子的份上,解了皇後的禁足。但願皇後會感激你的好。”

“妾身今日此舉,並未想過要讓皇後娘娘感激,隻願後宮平安,前朝平安,百姓也就能安居樂業了。”

“朕聽聞,你的父親學識淵博,之前還做過私塾先生?”

“陛下謬讚,家父本是草芥,就算略識幾個字,又哪能上得了廳堂?”

“朕不相信,若非他學識淵博,怎的教得你如此知書達理?據聞你父親如今就在淳王府中,可有此事?”

“是的,陛下,王爺感慨妾身在京師無依無靠,特地從江南將二老一起接了過來,如今二老想著要回江南了。”

“哦?為何?這京師不好嗎?王府不好嗎?”

“好,正因為太好了,二老才不習慣,非要回江南,那是他們的根。”

皇帝點點頭,道:“那何不在京中另覓一處宅子讓二老棲身?如此既不用回江南,也方便你與他們團聚。”

“二老習慣了在市井無憂無慮的生活,在京師,反而拘束,左右現下妾身已有名分,又有陛下王爺照拂,想來他們也心安了。”

皇帝道:“也好,隨他們吧,對了,寬恕皇後,這好,可是記在你的頭上了!回頭皇後定是感激於你。”

若筠搖搖頭:“妾身沒想過要娘娘感激,隻求世子的親祖母離開了人世,嫡祖母還是好好的。”

“嫡祖母還是好好的,”皇帝呢喃道,“若筠,你是個善良的孩子!相信有你的教導,來日,世子一定也是個寬厚仁慈的孩子!”

若筠道:“世子尚小,妾身隻願世子平安長大,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