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玄機的預感是對的,這會議本就是一個陷阱。
原來,蔣印確實不知道魯馬的死訊,但鞠鬆卻提前知道了!
當時被人竊聽,鞠鬆就心中極其不安。蔣印跟魯馬打電話通知,隨後魯馬又失去了聯係。蔣印跟魯馬的身邊人聯絡,被告知魯馬出發了,明早才能恢複聯係。
蔣印覺得沒問題,但鞠鬆卻還心中存疑。
而巧了的是,鞠鬆在東海會裏有很多熟人,畢竟他曾是魯馬的秘書。所以他打聽了幾個不起眼、但卻能知道魯馬家裏情況的人,也都是他當年一起在魯馬辦公室裏共事的同事。而國內警方如羅傑他們,也不可能將整個東海會的人都抓住吧,那樣動靜就太大了。
所以鞠鬆終於打聽到:警方夜查魯馬家裏,會長魯馬下落不明!
可見被打聽的這人也不算太知情,至少還不知道魯馬死了。但是,夜間被查這件事已經足以明了一切問題!
假如警方不確定魯馬有事兒,會直接去包圍查抄嗎?
既然已經查了,那麼不管魯馬是抓是逃、是死是活,至少證明警方已經對東海會下手了,不是嗎?
但是蔣印打聽來的消息,卻家裏總部安然無恙,這豈不是更加令人生疑嗎?
所以鞠鬆得出一個很直接的結論——
竊聽者隻怕是來自於警方,或者是警方的合作方,他們得到消息之後就馬上將談話證據傳給了國內,於是國內的警方馬上采取了行動。要不然,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邊被竊聽之後不到半時,國內總部那邊就出事了,不可能隻是巧合。
覆巢之下無完卵,既然總部都被查了,意味著金棕櫚島上的分部也已經岌岌可危。恰恰這個時候,杜鐵城要帶著警隊來興師動眾,正常嗎?
當然就算杜鐵城不來,鞠鬆也必須想辦法了。因為竊聽者已經聽到了他們的對話,足以證明他在這些事件上陷入極深。要是還不行動,那麼警方抓了魯馬之後就會對他下手。
與其被動應對,不如自己主動出手!
他迅速做出反應,並且邀請了相關方麵的幫手,這才將杜鐵城“邀請”到了這裏。
至於突然下毒手,也是有所考慮的。他準備事後做出一個假的案發環境——是杜鐵城威脅蔣印不成,結果蔣印的大保鏢、大殺手無名出手。杜鐵城於是緊急之中掏出手槍打死蔣印,而後無名憤怒之中殺死了杜鐵城。
到時候首先出手的是杜鐵城,但是已經死了,死無對證;而且蔣印也死了,作為東海會在這個分部的最高負責人,也同樣成了冤鬼。
這麼一來,沒人能製約鞠鬆。
反正整個東海會總部都出了事,誰也管轄不住金棕櫚島的分部,於是這個分部反倒就會落入鞠鬆的手中。而要是總部副會長蔣印活生生站在這裏的話,他鞠鬆作為一個下級部門負責人,有什麼資格攫取這個分部的控製權呢?
另外還有一個方麵的原因,那就是破壁組織的整體謀劃!
其實破壁組織早就準備做出一個大的動靜,而東海會事件恰好成了推動這件事的契機。
總之現在出了大事,蔣印被當場打死,而杜鐵城則即將淪為下一個犧牲品。
可杜鐵城與蔣印所不同的是,他自己擁有一定的搏殺能力。畢竟他還身處壯年,而且他畢竟也是超級警察出身!雖然實力不如唐鶴年那種大師級高手,但卻至少遠勝一般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