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彭達從國內的戶籍資料中沒有查到死者的身份後,又遍查了港澳台地區的人員信息資料,結果仍是一無所獲。於是彭達便開始用黑客技術入侵日本警方的網絡係統,剛剛那個儀器發出的動靜是提示他已經滲透成功。
彭達給我倆解釋了一下後就回七科去查死者的身份。小夏跟著他一同跑去看熱鬧。我則留在辦公室裏繼續摳字眼。
我把“八臂”一詞輸進去百度搜索欄後一點出來一大堆信息:八臂小說、八臂文殊、八臂鬼王、八臂觀音、八臂哪吒城、八臂迷宮、八臂猿……,“八臂”可比“九泉”的信息量大多了。
我挨著條的看了半天後,也沒理出什麼頭緒來。看來這麼摳字眼斷章取義的難度也不小,還是得從整首打油詩上來分析。
從小學到高中經受了多年的語文閱讀理摧殘後,我也算得上是一條尋章摘句的老雕蟲了,於是,我就把這首四不像的打油詩當做一道閱讀理解作業分析起來。
按照做閱讀理解的一貫套路來講,首先,應該先了解一下這首打油詩創作的時代背景:該詩作於晚清慈禧太後當政時期,內有維新變法,外有列強侵略,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內憂外患問題嚴重。慈禧這老寡婦不僅門前是非多,而且院裏的麻煩也不少,更年期綜合症持續的時間有點長也可以理解,一時心情不爽,滿門抄斬個造辦處的木匠都不當吃塊薩其瑪。
其次,就要熟悉一下此詩的作者鹿仁秉。此人是大清國壟斷性國企內務府造辦處的一名工作積極、思想端正、技術過硬的木工業務骨幹,掌握著“倒字藏真匾”的專利技術,屬於行業內的特殊人才,可能享受內務府特殊津貼待遇。鹿仁秉擱在現在一準兒是全國勞模、行業標兵、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得個魯班獎也是十拿九穩的事。但是,從這首作品的詞藻風格來看,他的文化知識水平一般,多數是畢業於京城某個私塾的啟蒙班,充其量就是個小本學曆,連半文盲朱棣都不如,人家好歹還能寫出來一句“日照龍鱗萬點金”呢。這位的創作水平也就是個“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的檔次。按理說,像鹿仁秉這樣又紅又專的技術型人才前途一片光明,將來混個造辦處木工科的科長也不是什麼難事,無論是頑固派當政還是維新派掌權,他都是個香餑餑。幹嗎冒著絕戶的風險去謀逆造反呢?此中必是大有貓膩。
最後,把重點放回到打油詩上麵。從此詩的意境來看,除了第二句有點不知所雲以為外其餘三句都是大白話。別說我了,就是念給我們鎮上天天在大槐樹底下扯老婆舌頭的那些老太太們估計也能整明白是啥意思。
第一句“藏真一開天下亂”開篇就概述了整個事件,交代了前因後果,就像我剛才分析的那樣,倒字藏真匾一旦被打開,泄露了裏麵的秘密就會引起天下大亂。至於後三句都是天下大亂的具體表現。按著寫作的順序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倒字藏真匾泄密後導致九泉幹涸,八臂斷裂,然後就發了大水衝垮了大橋把城市都泡成了威尼斯,接著妖龍就跑出來禍禍老百姓。這個結論看似沒有什麼難理解的,可真一仔細推敲起來,問題就來了:九泉是哪個九泉,為什麼會幹涸?八臂又是誰的八臂,又為什麼會斷裂?為什麼九泉幹涸八臂斷裂後就會發大水?橋塌城陷是泛指整個天下還是特指某座橋某個城市?妖龍又是哪條龍,是鷹愁澗的小白龍,還是黑水河的龍太子?
這種看似大白話的打油詩實際上比那些文縐縐的藏頭詩、隱物詞更讓人難以琢磨。類似這樣雲山霧罩的打油詩比比皆是。
據史料記載,當年張獻忠攻下武昌後,將鎮守此處的楚王塞進竹轎,拋入湖中溺死,自己則“盡取王宮中金銀上百萬,載車數百輛”。隨後張獻忠奪取了四川建立了大西國,他派人四處強掠財物。他的部下從各州郡的富商大賈處掠取的錢財,少則數千兩黃金,多則上萬,拿到錢後還會殺人滅口。同時,他還對搶掠所得財產進行嚴格的控製,立下規矩:部下若私藏金銀一兩,斬全家;藏十兩,本人剝皮,斬全家。如此一來,整個四川之財幾乎都被裝進了張獻忠一個人的腰包。
張獻忠曾在成都舉辦過一次鬥寶大會,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財富,整整24間屋子裏擺滿了奇珍異寶:金錠銀錠、珍珠瑪瑙、寶石珊瑚、古瓷美玉,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有曆史學家曾粗略估算了一下,當時張獻忠至少擁有上千萬兩白銀。按明末一兩白銀折合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計算,在那個年代,他擁有相當於現在30億人民幣的財富。作為一國之君的崇禎皇帝跟張獻忠一比隻能算是個土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