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搖搖頭說道:“沒有,我天天忙著上學讀書,哪有空打鈴鐺啊。再說了,草鬼門煉蟲為蠱,養蠱為禍,世人一提起草鬼門來,無不談蠱色變,恨之入骨。我沒事煉哪門子的蠱啊。”
小夏有些懷疑的說道:“侃爺,不對吧。我小時候聽老妖婆說過,草鬼門中真正的蠱術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養蠱害人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蠱術為善亦可醫治百病,甚至能夠起死回生。”
我讚許道:“老夏同誌,你說的沒錯,術法萬千,孰正孰邪,不過在於人的善惡一念之間。術雖邪為善亦可造福,術雖正為惡亦是造孽。蠱的種類成千上萬,種類繁多,大多數普通的蠱《鈴經》上都有所記載,我就不給你一一細說了。我就從總體上來給你講一講吧。從蠱的用途上可劃分為:本命蠱、奪魂蠱、寄靈蠱三種。本命蠱是煉蠱者下在自己身上的蠱,用途多種多樣,小到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大到可以易容隱形、顛倒陰陽、甚至可以長生不老。此蠱雖然妙用無窮,但煉製不易,而且一旦本命蠱蟲失控反噬,宿主便會被本命蠱蟲從裏到外一點一點地生吃活吞,求生不能,求死不成,最後活活疼死,下場比到阿鼻地獄定居還要悲催。”
小夏咧嘴說道:“我靠,這本命蠱比嗑藥還危險啊,不過,要是真能長生不老的話,倒也可以賭一把。”
我笑了笑,接著講道:“奪魂蠱就是江湖上人人畏如蛇蠍,用來害人的各種蠱。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十蠱九害,大部分蠱全都屬於奪魂蠱。不過,寄靈蠱就有點玄了。據說這種蠱是由得道的鬼狐之類煉製而成,它們把寄靈蠱下在人的身上使其成為自己的傀儡,代言行事。有一些撞邪,鬼上身之類的事情就是寄靈蠱在作怪。這蠱神叨叨的,我至今還沒碰見過,倒是聽老妖婆說起過,她年輕時曾遇到過一次兔子精下寄靈蠱的事情。”
小夏一聽說有故事馬上就來勁了,讓我講給她聽。
我苦笑了一下後對她說道:“老夏同誌,這個故事是個比水滸傳還要長的長篇連播,而且還有個水滸外傳的番外版本,一時半會哪能講完。咱們今天是草鬼科普知識講座,等改天有時間了,我再慢慢給你說這事吧。”
我見桌上的酒又快喝光了,就回屋取了一瓶牛二。
我給小夏倒了一杯跟她碰了後,接茬講道:“蠱的種類粗分起來,不外乎是:昆蠱、羽蠱、鱗蠱、靈蠱、毛蠱、生蠱、僵蠱、元蠱、巫蠱這九大類。其中,昆蠱、羽蠱、鱗蠱、靈蠱、毛蠱的蠱蟲都是有生命的活物,草鬼門中把這五類蠱稱之為“響鈴鐺”;生蠱、僵蠱、元蠱、巫蠱的蠱蟲都是沒有生命的死物,因此這四類蠱被稱之為“啞鈴鐺”。大部分的“響鈴鐺”煉製起來都要比“啞鈴鐺”簡單容易,因此草鬼門中有“寧打十響,不打一啞”的說法。
“響鈴鐺”中的蠱大部分都單隻的蠱蟲,像什麼金蠶蠱、陰蛇蠱、土篩子蠱、呆頭鵝蠱、蝕心蠱等等都是如此。隻有情蠱和仇蠱的蠱蟲是雌雄成對。除此之外,還有比較特殊的子母蠱,此類蠱煉製出來的蠱蟲是一母眾子。子蠱死掉後,母蠱會重新產下子蠱,除非是母蠱死掉,否則子蠱會無窮無盡。可惜此蠱術在唐代就已經失傳了。如今草鬼門中的螞蟻蠱、蜂蠱、青蚨蠱一類的子母蠱已經大不如前了,子蠱死後,母蠱不能重新產下子蠱,而且子蠱一旦死光,母蠱也會隨之死去。
“啞鈴鐺”中的元蠱、巫蠱之術都已失傳。 《鈴經》中對生蠱和僵蠱的記載也是寥寥無幾,隻有石頭蠱、篾片蠱、百花蠱、藤蘿蠱、丹砂蠱、糞土蠱、銀針蠱、銅鏽蠱、鐵鞋蠱等十幾種蠱而已。至於每一種蠱的具體情況,《鈴經》上都有記載,你自己去看吧……我草,你丫講究點行不。給我留點鴨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