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李剛、季叔還沒有封侯。
那年,賈君鵬還沒有沉迷網遊。
那年,冠希哥的電腦還沒有拿去維修。
總之,那年是沉默的。
尤其是葫蘆大街70號的和協中學。陳舊的教學樓,緊閉的大門,與四周的老式樓房倒也般配。總之,一切都在沉默中。
沉默讓人不安,讓人心浮氣躁,總想做一些事情證明自己、保護自己。哪怕是幼稚的事情、錯誤的事情。
那年,我和許多人一樣被電腦派位公平地分配到和協中學。
這所中學據傳是市重點流氓中學。不過學校大門牆壁上懸掛的獎狀還是讓人頗感欣慰。比如“省級優秀安全單位”、“市級優秀無煙單位”、“區級優秀衛生單位”……那時候我還不太明白學校也可以稱作單位,但是看著這些心裏畢竟自信起來,並時常用現在已臭了街的一句話來激勵自己——是金子到哪都能發光的。
我們的校長名叫方遜齋,校訓是戒誕戒誇、虛己進德。那時候我是第一次感覺到中學與小學的不同,校長的名字是那麼文雅,校訓是那麼高深。
關於校長我了解的並不多,見麵也很少,隻有重大典禮他才會出現。我印象中最清晰的就是這個挺拔的中年男人,在開學典禮上說本校校訓是出自明代著名學者方孝孺的名言警句,而校長本人也有意無意地說自己和這位學者有些許血緣關係,可謂書香門第,因此他希望我們成為品行優良的學生。後來在曆史課上,老師講起明朝曆史,說起被誅十族的著名學者方孝孺,我們都驚訝校長作為方孝孺的後人著實不易。我當時還在幻想,既然校長是名門之後,為何不將和協中學更名方孝孺中學,那樣聽著豈不光彩些。
長大後想起這些,真是殊為可笑。
我們年級總共三個班,全年級人數不多,加起來也就百十來號人。我在1班,班主任是沐老師,一個帶著金絲眼鏡的矮胖女人,說話有些口音,為人也有些刻板,她負責全年級的語文教學。但就我當時的感覺來看我自己所處的環境還是不錯的,畢竟同學大多是沉默型的,而像我這種低調的人也不會受到注意,這正是我進入這所學校之前最祈盼的。倒是有幾個不良學生經常廝混在一起,而且他們還成立了幫派叫“奇幫”,來源是他們的老大叫方亦奇,一個皮膚白嫩的男生,學習也在全班名列前茅,但當時我一直不明白,這樣一個成績優秀的人為什麼那麼喜歡指使別人,手下人對他的命令也是俯首帖耳,每天中午都能看到奇幫的成員替他打飯打水。
光陰荏苒,不知不覺大家就都習慣了中學校園的生活。這所校園的內部似乎也開始不安分起來,許多一開始看著文文靜靜的人都變成了特鬧的人。或許是本性使然,隻是一開始總壓製著。又或許人在沉默的氛圍中,真的會因為要保護自己、證明自己而有所改變。
二班的姑子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很可愛的男孩。
他本名倪豫,是一個小胖子,整個腦袋就像一顆鴨梨,上麵窄,下麵寬,與其說寬,不如說肉乎,肉乎得真像一個球。小小的眼睛深陷在肉球裏,有時候在樓道遇見,乍一看還以為他是閉著眼走路。由於他奇特的鴨梨加肉球式腦袋,發型也著實各異,中間有一大撮稍微長點的齊劉海,總是與兩邊的頭發分開,總之他的外貌可愛而又滑稽。
他雖然和我不是一個班,但在新生報到的第一天我就和他相識了。當時他穿著一雙黑色旅遊鞋,走路聲音很大,整個人都顯得那麼肉乎,尤其他的臉蛋,會讓人有衝動,一種想上去捏一把的衝動。當時我們新生都坐在教室裏等待老師,都是生麵孔。倪豫就坐在我旁邊,主動找我聊了兩句,都是些無關緊要的話題。我感覺這個人還是很正常的,之所以用正常來形容第一印象,是因為後來我見到的倪豫已經不正常了。
起初,聽奇幫的人談起過2班一個叫姑子的人,當時我還不知道就是指倪豫。他們談起姑子時總是眉飛色舞的,臉上還洋洋自得。每到下課的時候,幫主方亦奇就會開心地說:“走!虐姑子去!”於是三五個人便會跟著他去2班。學校本來是明令禁止串班的,不過規矩畢竟是死的,更何況謠傳方亦奇是校長的親戚(畢竟他們是一個姓)。而且方亦奇學習成績好是出了名的,我當時暗想名門之後就是與一般人不一樣。
後來我才從我們班女班長那裏得知,二班那個叫倪豫的小胖子,一開始特受大家注意,他不僅長得可愛,還挺幽默,就是太貧,甚至漸漸感覺他有些犯欠。2班有一個叫陳威的男孩,他小學蹲過兩年班,所以比別的學生大,一看便知道是那種有點不良學生氣質的人。陳威一開始很友好的和倪豫搭訕,後來聊熟了,就給倪豫起了外號叫尼姑,結果大家夥就省略成了姑子。
姑子一開始並沒有介意什麼,反而嬉皮笑臉的。大家認定他是個脾氣好的人,就陸續有人提出想捏他臉蛋,但他卻拒絕了。後來還是那個叫陳威的男孩勇敢,那次要上語文課了,上課鈴剛打,陳威從外麵跑進教室,姑子正好坐在靠門口牆壁的位子,陳威便趁姑子不注意,一把捏了一下他的臉蛋,當時那些覬覦姑子臉蛋的男生無不發出怪叫,真可謂穩準狠啊!陳威的偷襲,讓很多人也跟著效仿。甚至每次下課的時候,陳威也都會提前和其他人計劃好,鈴聲一響,大家便一窩蜂的衝向姑子,一個個的捏姑子的臉蛋,有時候大家太興奮,來不及排隊,隻好一起上。可憐的是姑子,這種日子僅僅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