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緒往往就會隨著電影人物的情緒而變動。
“就這個前麵那段戲和特寫鏡頭,簡直煽情到了幾點,喬含章的電影在商業性上確實是沒話說!”
盡管還沒看完整部電影,但是路已經知道他想要知道的東西。
自己的《南京!南京!》在票房上十有**是幹不過還在放映中的《淞滬!南京!》了。
這種血火河山中營造出的悲壯感對於觀眾而言究竟有多震撼,他路大導演還是很清楚的。
當年的《可可西裏》中,他就沒有少幹這種事。
上映的過程中還有媒體說他的《可可西裏》是一部偽紀錄片,部分情節純屬臆造。
當時的路自然是死鴨子嘴硬,拒不承認。
但是實際上,路也知道這就是事實,他就是要用天葬這樣看似很有儀式感、神秘性的情節吸引觀眾。
後來的《可可西裏》能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也和類似煽情鏡頭不無關係。
名義上是第六代導演的他又不是賈彰科、王曉帥那批路子越走越窄、自己越玩越嗨的文藝片導演。
隻不過年紀相仿,被人用來湊“第六代導演”的數。
好像天穹傳媒的寧皓也差點被歸了進去。
不過一直走商業片路線的寧皓還有一個和第六代導演不咋地的老板喬含章,直接被第六代導演除籍了。
他,路,國內青年導演的優秀代表。
父親還是國內知名作家、編劇。
拍個《南京!南京!》還搞到一個美豔的女友秦知畫。
妥妥的人生贏家好不好。
他現在拍電影,要的就是名利雙收。
老謀子、陳愷哥那才是他的好榜樣。
要不然他幹嗎選擇一個大屠殺這樣敏感的話題。
《南京!南京!》,這部電影從一開始拍攝時,路就想著把票房和獎項都拿到手裏。
不過現在看來票房這個方麵可以先暫時打一個問號了。
兩部相同題材的電影,上映以後必然會被媒體和影迷不停地做比較。
看完《淞滬!南京!》(上)的前半段,路可沒有自信與名氣遠勝於自己的喬含章在票房上比拚。
《南京!南京!》就算是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都不見得能幹得過這樣的《淞滬!南京!》,更不用說路大導演還在電影中加入了關於侵略者人性的討論,以增加逼格。
日本軍人角川是如何從一個士兵變成一個麻木的機器,又如何在空虛和罪惡之中飲彈自盡。
emmm,現在看來這個文藝範的討論有些用的不是時候了。
看到了這裏,路也沒有什麼心思繼續做記錄了。
技術上的東西,喬含章在前四十分鍾的電影裏已經展示的差不多了。
下麵就讓他好好觀摩一下喬含章是如何講好一個故事,讓觀眾的注意力放到電影上。
這一點是他的短板,從執導《尋槍》的時候被薑聞奪去劇組掌控權這件事中就能看出來。
他要是能力足夠,戲霸薑聞也不能直接把所有權力都拿走。
……
防禦戰又從中午打到下午,增援上來的3連也基本上交代在防線了。
右翼友鄰部隊的陣地被日軍突破,使得他們51師也不得不撤回羅店鎮內。
不顧連長的反對,還全須全尾的戰士們抬著右腿被炸斷的連長向鎮子裏撤。
結果在一片棉花地邊上遇到了一隻從側翼包抄過來的日本鬼子,隊伍被打散了。
鏡頭快速地在突圍的蕭劍揚和追捕的日軍之間切換,等到衝出棉花地,蕭劍揚才敢稍稍喘口氣。
去和連長他們會合時,就在血一般的晚霞中發現了連長和另外三位弟兄。
連長的背部滿是刺刀的痕跡,一個、兩個、三個……十一個、十二個……後麵有幾刀疊在了一起,就算十七個吧!
清點了一下手中的彈藥,還有22發子彈。
“連長,您慢點兒走,俺去整17個鬼子給您送終!”
《淞滬!南京!》(上)的最為個人英雄主義的一段獵殺即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