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噴 一(1 / 2)

呦嗬,王權安這可是找上門來挑釁的啊!

參加這次論壇本來以為就是給韓三坪和帝影校方一個麵子的事情。

說上幾句場麵話,提一點不痛不癢的建議就可以過關了。

沒想到王權安居然在這種場合直接點了陳愷哥和喬含章的名。

喬含章很自然的就聯想到九月裏的賈彰科他們那次對商業電影的炮轟。

張一謀和陳愷哥為代表的第五代導演當時可是被他們塑造成了文化霸權的形象。

不過當時這幾位大佬都沒有搭理他們,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現在這架勢是想著要舊事重提嗎?

王權安走下了講台,張惠軍拿起話筒笑著對喬含章、陳愷哥說道。

“含章,既然被王導點名了,那就上來談一談你對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如何並存的看法?老陳,先讓後輩來談一談他的觀點,有什麼不妥的等一會兒你補充吧?”

說完就把講台交給了喬含章。

“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並存的問題,這個命題很大,我這個小年輕的認識肯定是很淺薄。既然校長讓我說說,我就談一談我的看法。剛才王導提出了一個觀點,認為現在的國產電影太過浮躁,一心想著商業化的模式,這一點影響了文藝電影的發展環境。

大家都知道,電影具有兩重屬性:商品屬性和藝術屬性。所以商業性和藝術性這兩樣在電影這裏從誕生以來就是共存的。

這個世界也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商業電影也可以反映社會現實,體現電影的人文色彩,如《外星人et》、《阿甘正傳》等。文藝電影也不見得就沒有市場價值。像《辛德勒的名單》還有陳導的《霸王別姬》,這些文藝電影的票房也很不錯。所以我覺得把文藝電影和商業電影強行分開本來就毫無意義。”

說到這裏,喬含章伸手向陳愷哥的方向比了一下。

雖然陳大導演在這些年拍戲是連連撲街,票房一般般,獎項也不咋地。

但是在國內還是僅次於張一謀的導演大腕,《霸王別姬》是中國文藝電影的頂尖作品,這個例子舉出來在場的也沒有誰理解不了。

“王導說,中國現在太過重視商業電影,而忽視了文藝電影的生存土壤,恕我不能苟同。相反,中國電影在此前幾十年裏一直都是重藝術輕商業,第四代導演、第五代導演在全世界的文藝電影領域都是不能忽視的一股力量。但是商業電影在我們的市場開放以後受到了好萊塢電影的強力衝擊。國產電影重新占據總票房的一半以上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的事情。

在我看來,現在的中國市場缺少的並不是合格的文藝電影,而是合格的商業電影。我們總不能放棄商業電影,直接任由好萊塢電影宰割吧!……”

王權安他們這些文藝片的導演還有臉哭訴什麼中國文藝電影的環境太差了。

在張一謀和陳愷哥他們這些導演轉型商業電影之前,中國的電影從導演這一行到評論界,哪一個不是將電影的藝術性看的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