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41寸的美腿(3 / 3)

客串的那種不算,糖糖這幾年主演的電視劇也就是《仙劍奇俠傳》、《暗算》、《幽城幻劍錄》、《奮鬥》。

從2004年起,三年時間糖糖一共就拍了四部電視劇。

這個主演頻率在沒混出的表演係學生中間肯定是高的,因為他們還沒有混上主演。

但是在同等級的演員中,絕對算是比較少的。

一年兩部,甚至三部以上的作品才是中國影視界的常態,仿佛不如此就不能體現你夠紅一樣。

藝人的形象價值如何經營是一門學問。

主要靠經紀公司來運作,這也是中國的經紀公司很欠缺的地方,對於藝人的未來發展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

在中國,因為一部影視作品一炮而紅的藝人有很多,但是能夠借著勢頭長期紅下來的並沒有多少。

有不少藝人在幾年之後就泯然眾人了。

這中間,有藝人實力的問題,也有公司運作的毛病。

在演員紅起來以後,經紀公司常常是全力壓榨他們的剩餘價值。

軋戲、商演、代言,這樣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個藝人有了今天,就沒有明天。

什麼“拚命三郎”、“拚命三娘”的藝人簡直就是多不勝數。

關鍵是這個“拚命”並不是在片場上如大哥成那樣玩命。

而是以數量代替質量,完全是在透支藝人的未來價值。

等到藝人留下了爛片女王、流量小鮮肉之類的名頭,後期想要轉型都十分困難。

更不用說什麼表演藝術家這樣的夢想了,還真的就隻是夢想而已。

喬含章在經紀公司開始運轉以後,就和經紀公司的主管嚴傑討論過藝人的形象經營問題。

怎樣把藝人的品牌價值最大化,長期化。

還借著icm國際創新管理公司的人事動蕩,從他們那裏高薪聘請了幾個中層經紀人,利用他們的經驗理清星光經紀的藝人品牌價值運作模式。

怎麼說呢,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經紀公司運營模式。

但是其中的核心就是如何維護藝人的形象。

藝人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他們的形象,一旦形象毀了就一切都完蛋了。

比如曾經塑造成清純玉女形象的董婕,後來直接成為了欲求不滿的蕩女形象。

再一個就是不能過度消費藝人。

中國的藝人被過度消費,一個是經紀公司的運作問題,還有一個藝人自己本身其實也是自願的。

你要是真佛係如劉若曦,經紀公司也拿你沒轍。

大部分被過渡消費的明星還是他們自己自願的,軋戲、商演、代言,這幾樣隻要接的夠多那就是紅彤彤的毛爺爺。

他們可不嫌錢多燒手,等過幾年形象受損,也就順理成章的涼了。

在天璣基金成立以後,喬含章還鼓勵藝人們可以拿出自己的部分資產交給天璣基金進行運作。

有李潁作為掌門人,天璣基金的投資至少比其他理財模式穩定,收益率也不會低。

換取星火院線或者星河發行等公司的原始股。

這也是未來星光經紀公司在業內的吸引人才的利器。

千裏奔波隻為財,藝人們肯定也向往更好的待遇。

如果他們要是有黃教主的經營眼光,也可以自己做生意的。

幫助藝人全方位開發形象價值,讓藝人和經紀公司形成另類的捆綁。

即使藝人未來成立了工作室,這個關係也比他們與一般的經紀公司要深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