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韓國攻略 一(1 / 2)

《刺客情侶》的後期製作工作進展地有條不紊,就如喬含章之前所說,可能在四月中旬就能製出成片。

喬含章把他在星漢燦爛公司中的左膀右臂——杜楊和張召召集到自己的辦公室裏商量一下電影接下來的宣發工作。

國內的一些宣傳,其實星漢燦爛公司一直在低強度的運行之中。

時不時傳出一些劇照,來幾個大牌明星探班,反正各種各樣的新聞從來沒有斷過。

現在離電影上映還有不到一個多月時間,大規模宣傳也到了該啟動的時候。

“我和中影的韓總還有垠都的廖總在之前一起商量過了。《刺客情侶》要安排在中日韓三國的影院搞同步上映,也算是給這部電影多搞一個噱頭。”

喬含章開門見山,先和兩個經理人通告了一下三家公司的老總做出的共同決定。

“還好喬總之前請到了金成吾和全智賢,有了金成吾和全智賢這兩位在日韓擁有高人氣的演員加入,至少保證了咱們這部《刺客情侶》在日本和韓國的關注度,電影在日韓的宣傳工作開展起來相對來說要容易許多。”

杜楊扶了扶鼻梁上的鏡框,開口說道。

“《刺客情侶》不像是之前的《格鬥少年,苑得》,那時候星漢燦爛公司即使沒有在國內電影市場上有所表現,但是咱們總是比較了解這個市場的各種情況。而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市場對於我們來說,終究還是了解太少。”

公司高層內部之間的談話,也不怕有什麼影響士氣的問題,喬含章就把電影麵對的現實的困難擺在了兩人麵前。

“喬總,市場再陌生,咱們也要從頭開始挖掘,這個工作趁早是要有人做的。”

“要是沒有當年邵氏在東南亞市場上的開拓,未必能有後來嘉禾以及新藝城在**十年代的輝煌。”

張召頓了頓,繼續說道。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咱們公司現在的流動資金充足,支撐接下來的市場開拓應該問題不大,正是開拓海外市場奠定海外基業的好時機。”

“到時候有了海外市場的補充,星漢燦爛公司對國內各大影視公司就會在先天上占據很大優勢。”

“借著《刺客情侶》這個機會,至少日本和韓國已經對咱們開啟了一個極小的縫隙。”

張召和杜楊兩個人在影視產業上各有所長。

如果說在國內圈子裏打拚多年的杜楊在製作經驗和國內觀眾喜好的把握上更勝一籌的話,喬含章可以把公司的電視劇製作和投資放心地交給她。

那麼張召的長處就在於見識高遠,在紐約大學的求學經曆讓他對好萊塢的全球化發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開拓市場方麵是一把好手。

這一點在喬含章與張召的幾次談話中顯露無疑。

“很好,張召你算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咱們公司正是要借著《刺客情侶》這次國際合作的機會進入海外市場。”

喬含章點了點頭對張召剛才的話表示認可。

找張召來星漢燦爛公司,除了看重他未來在發行方麵的能力之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對好萊塢的了解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

好萊塢在海外市場的經驗正是星漢燦爛需要的經驗。

“不過這一次,公司的主要目標就是韓國,我們下一步的市場開拓的重點先集中在韓國這個他們口中的三千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