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接受並認同這件事,是一個曲折的故事。
四年前,在得知這件事時,莫小言是震驚而又不願意接受。她不相信,也拒絕相信這個事實。不僅如此,還會去上網瀏覽,去看相關的書籍,期望能理解它的成因,再想辦法去解決這個看似是心理障礙的疾病。
也是那個時候,自己做了好多莫名其妙的事,講了莫名其妙的話,還惹怒了張凝,弄得餘曼很是無語。
最終,讓自己解開心結,放下自己自以為是的謬論的,就是易小川。
那是中午放學的時候,易小川叫住了準備回家的莫小言,在教學樓後邊的草坪上,兩個人,並肩坐在邊界的花壇上。
“莫小言,你最近再發什麼瘋?”是了,聰明如易小川,怎麼看不出她莫名其妙的殷勤。
“沒有啊,我很正常的,”心口不一。
“你歧視同性戀嗎?”易小川突然就問莫小言,沒頭沒尾。
“沒有啊,”絕對沒有,“我隻是覺得這可能是一時興起,覺得很有意思的一個玩笑,畢竟男女之間才是真愛,這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
“我不這麼認為,”易小川是反對的,“所謂的大自然規律隻是人類自己總結的,對自己的描述,肯定與否定,也都是來自於個別人,把它們強加到所有人甚至是整個大自然,並引起其他人的共鳴,而其他人又不是全人類,大自然也從未表過態,那這些所謂的規律啊,真理啊,就一定是百分百正確的嗎?”
“這個——”為什麼覺得他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再說,有很多觀點,會隨著新的發現而改變,而這些觀點,不是伴隨著新發現而憑空產生的,它們是同主流觀點並存的,隻是不被廣泛認可而已,”易小川是這麼覺得的,“我覺得人類最大的優點,不是發現規律,而是敢於正視自己的錯誤,還真像一個清白。”
“嗯——”他是在講哲學嗎?
“那你為什麼覺得自己想的就是對的呢?美國都承認同性戀合法了,那美國人就都是變態了?”易小川就笑了。
“好像是對的,”他說的還是蠻有道理的。
“我最喜歡的演員就是張國榮,最喜歡的歌手也是他,在得知他是同性戀的時候,我也是不願意承認和厭惡的,”易小川頓了頓,“但是越了解他,我就越明白,同性戀並不是怪胎,他們隻是性取向不同而已,他們也不是隻有幾個人,而是一個確實存在的人群,我們不能以自己的觀點去逼迫歧視別人,畢竟,他們有權過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愛的,也愛自己的人,永結同心。”
這番話,像是一把鑰匙,雖然沒有立刻打開她心底的那道門,但是莫小言知道,那道隔著誤會的門已經開始鬆動了,崩潰是必然的事實。
“其實,我跟她在一起的時候,是不適合的,我不夠成熟,而她厭惡男生觸碰他,後來分手了,知道她們在一起,我是憤怒的,也做過你現在做的事,不過,在幹涉的過程中,我看到他們之間的感情,並不比別人差,我也明白,她們是如此合適,隻是——”怎麼說呢,“隻是我還放不下吧,畢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還是謝謝你,我知道,你是為了我,”易小川衝莫小言眨眼,“但是,我要的不是讓她回到我身邊,而是忘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