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
作者:曲琳
李治國幾乎是最早走出阿裏的創業者,而且已經幾進幾出。作為阿裏巴巴第46號員工,他於2004年離職創辦了本地生活搜索網站口碑網,在2006年被阿裏控股後回到阿裏,2010年再次離開,如今,他成了一名天使投資人。
李治國投資了自己一直很欣賞的陳琪,後者是淘寶離職員工,創辦了卷豆網與蘑菇街,還拉來了在淘寶的好友李研珠負責整體運營。
就在幾個月前,李治國與原支付寶2號員工蔣海炳一起,在杭州西溪濕地旁租下一棟樓,創建了“福地創業園”,希望在這裏形成一個杭州互聯網企業的小型據點。2011年離開支付寶的白鴉很快帶著“逛”的團隊進駐,挑走了頂層的最佳辦公位置。
加上原阿裏巴巴支付寶首席數據架構師、丁香園CTO馮大輝,以及原支付寶員工、現馬伯樂招聘網創始人蔣海炳,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阿裏巴巴前員工。
拜阿裏所賜,他們的行事作風、知識體係都很相同:務實、專注,寧可在杭州悶頭苦幹,也不愛往外跑;平時交際的還是那些阿裏的老同事,即使這幾年“社會上的人認識多了些”;沒有太強的“融資欲”,也不喜歡攀關係走後門;從阿裏帶來的“花名”還在延續,陳琪經常想不起胖胡斐(李研珠)的名字,而胖胡斐有時自己都想不起自己的名字。
這是一群很牛的阿裏幫,他們的業務都有明顯的“阿裏”特征。
從阿裏看到機會,然後創業
實際上,2010年辭職的陳琪,創業的第一個項目是卷豆網。從淘寶出來的陳琪,看到了社區和電子商務結合的巨大市場空間,卷豆網的靈感來自“淘寶客”的“傭金返利”模式,為社區提供電子商務工具。但做了一段時間之後,陳琪發現社區的電子商務轉化率很低。
“社區電商做不起來,不能說他們在電商方麵還沒開竅,隻是對於社區網站來說,他們肯定會選擇現階段路徑最短、成本最低、利潤最高的事情。”陳琪幹脆自己做。
2010年11月,陳琪創辦社會化電商蘑菇街——一個幫淘寶導購的女性購買社區。淘寶很扶持蘑菇街,給出的傭金比例也很高,陳琪從創業第一天就有收入進賬。借鑒了Pinterest的模式,蘑菇街如今已經是最大的淘寶客之一。
和蘑菇街做一樣事情的還有美麗說,2011年11月,白鴉在博客中專門寫到了這兩個公司,作為雙方共同的好朋友,為他們能在競爭中齊頭並進感到高興。很快,他也離開支付寶,紮進創業大潮,創辦了“逛”——一個和蘑菇街模式相似的導購社區。但“逛”切入的則是另一個人群:這些人麵臨剛剛買車、剛剛懷孕等特定的消費階段,但手裏沒有購物清單,“逛”能幫他們列清單,做他們的購物向導。
創業之前,白鴉很認真地分析過局勢,覺得導購的事情值得一做,“我們不是跟淘寶搶入口,而是把入口細分化。淘寶的商品實際上隻有兩種組織方式:類目和搜索,但是消費者需要的組織方式可不止這麼多。淘寶不會遏製我們,隻會扶持。”
“而且這個市場,阿裏都為我們培育好了。如果是幾年前,我們也許根本做不起來。現在電商領域可以做的事兒更多了。”陳琪說。
陳琪說,他與白鴉的商業思維都建立在對阿裏大戰略背景的“全景分析”基礎上: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導購到達商品,在淘寶上購買,最後會到支付寶上去支付,所謂“全網營銷,阿裏成交”(李研珠語)。
幾乎是理所當然地,這幾位阿裏舊將都選擇在阿裏周圍找機會。最早離開阿裏的李治國在2004年做本地搜索平台口碑網,如今被阿裏收購的口碑網本質上和蘑菇街是一樣的模式,隻不過導購的是生活服務類商品。
“我當時就覺得本地搜索平台是服務業的電子商務,而且短期內阿裏巴巴都不會涉足這部分業務。”李治國這樣談自己創辦口碑網的初衷,他離職時,淘寶的影響力還不夠大,口碑網涉及的兩塊業務——房屋租賃與餐飲,都是跟生活服務相關的電子商務。
幾年後,電子商務大爆發,不少B2C網站正式入場,當時還在支付寶的蔣海炳發現所有商家都在向他抱怨,生意發展很快,急缺人才,他覺得這是個機會,辭職創辦了馬伯樂招聘網(以下簡稱“馬伯樂”),一個專為電商做人才服務的招聘網站。
在他的預想中,“馬伯樂”主要有三塊業務:網店招聘,即在網站登載招聘;獵頭服務,專獵高級電商人才;批量招聘,為一些大型電商批量找來幾十名麵試者。他還想到一個“雲客服”的概念,組織殘疾人或家庭主婦為網店做在線客服,為網店降低客服成本。“馬伯樂”還會定期推出調研報告,發給付費用戶。
“出去創業,求生欲更強”
離開淘寶的時候,陳琪的職位是M3(阿裏的管理級別中,管理層M1是主管,M2是經理,然後是資深經理、總監、資深總監、副總裁、總裁等),得到的期權是按照百分比來分配的。而且老員工身價很高,收入豐裕,備受尊重,“阿裏人”的身份甚至能讓他們在杭州一些地方享受到消費折扣。
阿裏還經常通過換崗讓員工保持創業般的激情。以李研珠為例,從2005年加入淘寶開始,就被內部換崗多次:第一年負責廣告站外投放,第二年負責站內的活動促銷,年底又被派到B2C“品牌商場”,2008年團隊與“淘寶商城”合並後負責整個站內的推廣和促銷,2009年又被調入口碑網。老淘寶人很喜歡內部換崗,樂此不疲,他們喜歡紮堆去新項目,因為有難度,反而更有激情,認為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除換崗之外,淘寶鼓勵員工“內部創業”,新產品的研發動機多是“自下而上”,隻要與自己團隊的業務相關,中層點頭後,就可以開始籌備新產品。“用任正非的話說,就是‘讓看得見炮火的人做決策’。”李治國說。
陳琪就常常帶團隊攻克難關,解決一些迫在眉睫的問題:網絡分銷、物流體係、設計外部網店等,李研珠說,陳琪本身就是開拓創造型的人才。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出來創業?
“在內部做產品,你說好玩兒也挺好玩兒,在一個商業體係裏,畢竟需要有人不停去換位思考;有時候也不好玩兒,因為你很難爭取到資源,不是說和部門經理拍個肩膀吃個飯就能解決,你做的事情可能是與他們有衝突的。”陳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