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0章 破堅冰挖井入深淵(1 / 2)

玉妹說道:“甘蔗沒有兩頭甜,你到地區讀書,地區又比縣城高了一級,一個地區政府能管十八個縣政府呢。這樣的話你可是村裏目前農轉非升的最高的第一人了,咱村小學的李老師,他爸是省政府幹部,她還被像下放到咱村變成農村戶口,現在能有城市戶口真是讓人羨慕的事呢。”

薛文仁悄悄離開永東村遠赴地區去讀書,這件事盡管很隱秘但畢竟還是被村裏人知道了,有人說這個指標是給知青的,讓薛支書給了自己的堂弟,這分明是李代桃僵。也有人很看得開,說這也是為知青傅春芳著想,隻有薛文仁變成了城市戶口,兩個有情人才能終成眷屬。玉妹自然感覺沒什麼不妥,再說自己也沒權利過問,最主要的事自己還留在永東村,就要尊重自己的現實,腳踏實地在永東村求得生存。

到了冰天雪地的臘月,村長兼支書的薛立仁終於決定宣布組建打井隊,打井挖渠開出永東村第一個水渠。進入打井隊的要求是身體健康,肯吃大苦要有連續持久勞動的精神。打井隊一共就十四個人每小隊派兩名壯勞力。二小隊派的兩名打井員一是男知青文竹,二是滿麵紅光身材高挑喜相活潑的小蝶。玉妹要報名參加山寶隊長不同意,認為論體力不如小蝶。玉妹見說不通小隊長就到村委會找薛支書,薛支書說道:“這是各小隊長的選派權,我怎能越權?小隊長看你身體不如小蝶,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這下井幹活不是擺虛架子是真鑿實幹的。每天要出多少土,哪容得你喘氣歇息。就這樣幹還不知要幹幾個月呢!你還是不要爭了吧。”

玉妹懇切地說道:“我來到永東村雖知道自己沒有能力作村裏的棟梁之材,但是我願意盡自己最微薄的力量為改變永東村幹旱缺水做成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現在能進入打井隊通過一鏟一鏟的挖土來實現把地下水引導地麵來,達成不靠老天施雨也能有水澆地灌溉讓村裏旱澇保收,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奉獻機會。再說村裏把夜校老師、學生代表,團支部書記、婦女副主任還有鐵姑娘隊長、民兵排長、記分員這麼多職務交給我,我怎能在最艱苦的工作麵前逃避呢?您一定要讓我成為打井隊隊員!”

薛支書考慮良久,說道:“既然你下定決心要參加,我就破例多加一個人,那麼二小隊就出三個勞力吧。”

永東村打井隊員十五名隻有兩名女子,一是愛說愛笑無憂無慮的村姑小蝶,另一位就是目前在永東村紅得發紫身兼多職的女知青柳玉妹。小蝶還有些興奮左肩扛著鐵鍁,右臂挽著玉妹的左臂一邊還和男知青文修開著玩笑,這支打井隊就這樣參差不齊地頂風冒雪踏著結冰的雪路來到村外的曠野。

薛支書頭上沒戴帽子,雪花撲打在他那張中年男性的臉上,調皮地掛在他那雖是剃了胡子但還是又新長出的胡茬上,不但沒化成水還迅速結成了冰碴。那一身還算很幹淨的黑色的棉衣棉褲早已成了黑白相間的兩色,他顧不得清理身上的雪花,站在十五名打井隊員麵前作了簡短的動員,隨後和隊長商量鑒定好井的位置。一聲令下就開挖了。

這年的臘月格外的寒冷,大雪持續不斷地下氣溫急劇持續地降低,就光鑿冰鏟雪就費了大家九牛二虎的力氣,此時此刻,就是隊長不讓你動手幹,你自己都不敢停手不幹,要是光站著,五分鍾就會讓人手腳僵硬。幾天的奮鬥終於挖到了幾十丈深,到了這個深度就開始挖地下通道了,此時井台上已搭上了支架和絞索繩。初期井下隻能最多三個人勞動,因井麵上的勞動負荷重,相比之下井下的勞動要承受力低些,隊長安排分成兩個小組,各自幹十二小時一刻也不能停歇。小蝶和玉妹因是女子畢竟體弱力微被分派在井下小蝶幹夜班,玉妹幹白班每天小蝶從井下站在裝土的小筐裏被絞索繩徐徐升至到地麵,玉妹再進到筐裏被徐徐降落到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