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番相互囑托,才各分西北。
左手右手都是寶,左右皆手不可少。老和尚不斷坐在莆團上麵無表情,元神出竅神遊甫歸,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睜開眼睛。
徒弟啊,為師千裏想送,護你平安,你,可知道?
……
交州東北有小城叫平樂。平樂東南有漓水,順著漓水再往東南百裏,有個鍾山。鍾山旁有臨賀古鎮,鎮子上人不多,不足百戶。
鎮南頭有家飯店,店裏生意不好。店老板石二狗搬了竹躺椅四仰八叉的癱在飯店門前涼棚之下,眯眼看著不遠路上寥寥無幾的過路人,扯著破鑼嗓子吆喝了一聲:“小妮萍,把我的紫砂茶壺給我端出來!”
屋內響起脆聲聲的應答,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女孩兒快步端出一個髒兮兮的泥胎老茶壺。說是紫砂,恐怕要被知道有這麼個冒牌同行,紫砂有靈的話能給活活氣炸了。
石二狗斜眼瞅了瞅相貌奇美,身子骨卻又無比單薄的小妮萍,才慢條斯理的伸手接過茶壺,咧嘴笑笑:“妮兒,還在擦桌子掃地呢?累不累啊?累了就歇會兒,也沒啥客人,不礙事兒!”
小妮萍全名張妮萍,往北三裏張家村人,父母體弱多病,家境貧寒,還有個十來歲的弟弟正上初中。要強好勝不肯低頭的小姑娘於是早早輟學出來打工掙錢養家,供養弟弟學業。
石二狗的有家飯店生意一直不好,勉強度日而已。所幸小村小鎮不用交稅納款,房子也是自己的,沒有大的開銷,所以還撐得下去。但是去年初,石二狗媳婦兒出門倒垃圾的時候不小心被一輛農用車給撞了,自此落下半身癱瘓,無法再給石二狗幫忙打下手。正在石二狗焦頭爛額忙裏忙外的時候,張妮萍來找工作,二狗缺人,妮萍缺活兒,當即一拍即合。從此,有家飯店裏就有了這二人或忙碌或悠哉的身影。
小妮萍沒有回答石二狗的問話,清秀純澈的臉上淺淺一笑,進屋搬出一個小竹凳子,坐在涼棚一側,晃著小腳丫,看著延伸至遠處的馬路怔怔出神。
這個下午的時刻,屋後竹林有鳥叫,路旁柳枝有蟬鳴,石二狗滋滋喝茶聲,路人隱約說笑語,嘈雜而又寧靜,讓她昏昏欲睡。
馬路上升騰而起的熱流,使得張妮萍的眼神也越發迷離。似乎在隱約搖曳的遙遠路盡頭,灰仆仆的一個人影兒漸行漸近。再近一些,貌似還是個光頭的年輕和尚!
張妮萍頓時精神一振,這條偏僻小路,平時很難遇見外地人,這不好容易來了一個,還是個和尚,不知道來自哪裏,要去哪裏,是哪個廟裏的?
和尚越來越近,終於進入小鎮路口。張妮萍目不轉睛的盯著他看,和尚也很快就感覺到了她的好奇目光,扭頭相望。
一個坐在凳子上伸著腿晃著腳丫,一個站在路上歪著光頭背著手,一個好奇,一個驚駭,大眼瞪小眼,半晌無語。
良久,和尚猶豫再三,終於扭身走向張妮萍,在她身前一丈處站定打揖:“阿彌陀佛,貧僧自遠道而來,饑餓難耐,請問小施主可否施舍齋飯?”
張妮萍下意識的扭頭看看石二狗,石二狗傻傻的瞪著倆眼絲毫沒有停頓即刻點頭。張妮萍又是淺淺的笑,輕靈起身向著屋內跑去。
和尚稍微提高聲音對著張妮萍說:“多謝施主,請問施主如何稱呼?”
張妮萍扭頭笑著回答:“張妮萍!”
已經在躺椅上直起身子的石二狗對和尚翻了個白眼,也悶聲回答:“她 叫小妮萍,我叫石二狗,這是我開的館子……”
和尚沒有在意石二狗的叨叨,輕聲自語:“小泥瓶?有趣的名字,有趣的人啊,四身法相嗎?”
右手和尚隻看一眼,就看出了平凡女孩的不平凡處:第十六,身膚細滑相;第二十,身端直相;第二十一,肩圓滿相;第三十一,眉間白毫相!
佛陀三十二法相,八十隨行好。常人得之一二即為福祿靈通,三四可為聖人大賢,至於五六以上者,菩薩分身或可!
右手粗略一看就看出了四法相,或許此女更有隱相隨行好,這就不是一個普通女孩啊,這是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