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四年(三)(2 / 3)

王翦一聽,大為驚訝,他沒想到李牧竟派了十五萬趙軍來守城,既然趙軍已有兵力十五萬,又為何不主動出戰秦軍,偏偏用這種方式?王翦怎麼也想不明白李牧的用意何在。

正當將軍帳裏的三人苦思冥想之時,就聽帳外士兵來報,說是有一封趙將書信,請秦將王翦過目。

王翦心中疑慮更甚,忙接過那封書信,隻見上麵將平陽城的狀況表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包括桓齮已死,梓笙被俘,盡數告知給了秦軍,並勒令王翦,退居宜安三百裏,否則就殺了念卿。

一旁的蒙毅和楊端和看著王翦由青至白的臉,還有那雙止不住顫抖的手,連忙問道:“將軍,到底發生何事?”

王翦將信塞到蒙毅手中,踉踉蹌蹌的癱坐在案幾旁,大腦一片空白,整整十萬秦軍將士就這麼白白送命,桓齮竟然也戰死沙場,還有念卿被趙國俘虜,如今境況又是如何?王翦不知道這樣的事實到底該不該相信。

蒙毅和楊端和看完書信,眼眶含淚,拱手大聲說道:“將軍!桓齮之命不能白白就這麼算了!”

王翦坐在案幾旁,雙手抵在額上,半晌沒有說話。

蒙毅和楊端和恨得牙癢癢,一想到桓齮被那李牧算計而死,二人恨不得立馬提著劍衝到趙軍大營裏將李牧碎屍萬段。

良久,王翦才又抬起頭,低聲說道:“那信中所講,無憑無據,若是趙軍為亂我軍心,捏造事實,我等豈不是正中下懷。蒙毅,我命你即刻前往平陽,查明信中所說!”

蒙毅和楊端和一聽,也冷靜下來,覺得王翦說得也不無道理,現在不能僅憑趙國一紙書信就頭腦發熱,若然真是趙國的伎倆,那麼便正如王翦所說,正中敵人下懷。

“是,蒙毅即刻去辦!”蒙毅平複了一下心情,一拱手便飛一般的衝出將軍帳,連夜往平陽城趕去。

“楊端和,你暫且下去先安撫一下眾將士,秦軍怕是要在這裏先修養幾日再說。”王翦輕聲對楊端和說道。

“是。”楊端和應聲之後也大跨步出了軍帳。

外麵的夜已經漸深,王翦一個人盯著司馬尚送來的那封書信,反反複複看了很久,多年的經驗和直覺告訴自己,趙國這封書信不像有假,隻是自己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一向驍勇善戰的桓齮是如何被李牧騙進平陽城?那秦趙雙方又是怎樣一場硬仗?還有被俘的念卿,現在又該是怎樣的境地?王翦突然有些後悔,如果自己沒有派念卿和桓齮單獨去平陽,那桓齮也不會死,念卿也不會被俘!如今還有這一邊剩下的七萬將士,自己又該如何是好?

梓笙被趙軍壓在車裏,趕了約莫有三天的路程,就被李牧帶回了邯鄲城,一到邯鄲城,李牧便親自將梓笙關進趙國大牢,這趙國大牢與秦國大牢不同,秦國的雲陽大獄是在鹹陽城外的近郊,牢內鮮有罪犯且人跡罕至,而這趙國大牢卻位於邯鄲城內較為幽深的巷子裏,牢內罪犯甚多且重兵把守,外來人也輕易進不得。

梓笙乃是秦國俘虜,又是秦軍的帳前參謀,所以被李牧單獨關在趙國大牢的最裏麵,又派了李牧自己的精兵嚴加看管,每日定時輪換,僅憑梓笙一個人,若是逃出來,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這裏,趙國朝堂上一幹人等對如何處置梓笙議論開來,趙王被眾人吵得頭疼,大聲說道:“都給本王閉嘴,李牧,這人是你抓的,你說說該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