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散播謠言(2 / 2)

“不錯,”玉南修頷首,徑直坦白道:“其實,貼遍全城的這些罪條,原本就是出自兒臣之手。”

皇帝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卻還是忍不住動了肝火。

“既然你手中有賀蘭家的罪證,為何不第一時間上呈給朕?卻將其流入民間,難道你不知道這會引起多大的轟動嗎?你這麼做究竟是何居心?”

“兒臣並非有意這麼做的,隻不過前幾天兒臣剛得到這些證據,還未來得及上呈,便有賊人闖入皇子府,盜走了兒臣手上的好些機密。

兒臣一直在派人追查,就是怕有人利用這些秘密來行不軌之事,沒想到今天果然就出事了,兒臣自知有罪,故而特來向父皇請罪。”

皇帝半信半疑地盯著玉南修,說:“你既非有心,那倒也情有可原,隻是如今的局麵,真是叫朕頭疼了。”

玉南修抬眼看向皇帝,把楠木盒放到龍案上,之後退回原地。“父皇,這是賊人沒來得及盜走的部分罪證,請您過目。”

皇帝閃了閃黑色的眸子,打開盒子,將裏麵厚厚的一摞紙張拿出來細細閱覽,越看心頭的火燃燒得越旺盛,到最後雙手發抖,兩目赤紅。

其中看了最叫人心寒的,是賀蘭丞相跟北部烏黔國的書信往來。賀蘭丞相的義子是大將、軍杜川,常年駐守在西漠國的北部邊境。

這些年烏黔國與西漠國大戰小戰從來沒有斷過,邊境動蕩不安,百姓終年恐慌,所有人都以為,那是烏黔國野心太甚,想入侵西漠開闊疆土的緣故。

直到此刻,皇帝看了這幾封賀蘭丞相與烏黔國國主來往的親筆書信之後才知道,原來其中另有隱情。

烏黔國疆土小,但兵強馬壯,國力不弱,他們最缺的,就是南方的農作物以及金銀,於是丞相便利用這一點,跟烏黔國做交易。

他們商議每隔一段時間便發動一次戰爭,兩國交戰,引起邊境動蕩,然後西漠國的朝廷便會源源不斷地派軍餉到邊境。

這些軍餉三七分,三分給烏黔國,七分留在西漠,其中一半有餘都到了大將、軍杜川的口袋裏,也就是等於歸了賀蘭家所有,而僅剩下的一點點留作行軍之用。

並且,烏黔國攻入西漠的城池後,可以肆意燒殺搶掠,但僅限數日,在那之後杜川又會率領西漠軍隊把城池“奪”回來。

如此反複,邊關烽火不斷,皇帝就必須要倚靠在威望甚高的杜川,也就離不開賀蘭家。

實質上,這幾年,兩國大軍就隻是演了一場又一場的大戲而已。

賀蘭家與烏黔國國主聯手做戲,荼毒百姓,犧牲萬千將士,就是為了增長和鞏固自家的財力和勢力。

如此自私自利,不擇手段,當真叫人心驚膽寒,又不敢置信!

賀蘭家可謂是西漠國最大的名門望族,其地位權勢竟是用這種手段得來的,實在令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