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羅大人準備如何秉公辦理?”徐宏步步緊逼。
大理寺卿看了秦紅月一眼,麵露難色,“雖說現在有了人證,他的證詞的確證明宸王妃行凶,可單憑他的一麵之詞,還不足以定案呐。徐大人你為官多年,應當知道大理寺辦案向來講究證據充足,得人證物證懼在,才能給嫌疑人定罪。現下人證有了,在現場卻沒有找到給徐小姐割腕的那把凶器,這麼大的疑點尚存,豈能就此給王妃定罪?”
“凶器宸王妃肯定早就扔掉了,怎麼可能還找得到?”李若雪駁斥道,“莫非羅大人看宸王妃身份尊貴,不敢得罪,所以有意偏袒?”
“放肆!”心思被人當眾揭穿,大理寺卿登時火冒三丈,“本官為官二十幾年,從來公正嚴明,何時偏袒過誰?”
徐宏知道大理寺卿是忌憚宸王,其實他自己也一樣,細想想,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據,宸王豈能善罷甘休?
“那依羅大人的意思是?”
大理寺卿說:“不如先將王妃收押天牢,待本官將此案上報攝政王,再另行定奪?徐大人覺得如何?”
“不行!攝政王是宸王的親弟弟,與宸王妃感情深厚,如果交給他定奪,那宸王妃就直接脫罪了!”李若雪心頭一急,口不擇言地說道。
“羅大人,眼下證據已經充足了,你應該盡快給她定罪才是啊……”
大理寺卿立即聲色俱厲地打斷她的話:“李若雪!你說話可要注意分寸!攝政王為人公正,豈會徇私偏袒?你若是再敢胡言亂語,休怪本官要轟你出公堂了!”
李若雪驚覺自己說錯話,悻悻然閉了嘴,不甘心地瞪向秦紅月,恨得牙癢癢。就因為她身份高貴,所以可以逃過此劫嗎?她休想!
於是她轉而看向公堂外圍觀的百姓,情真意切地說道:“大家都來說說,在東辰天子犯法都與庶民同罪,難道區區一個王妃就可以逍遙法外嗎?這對死者來說,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如果是這樣,以後她豈不是更加無法無天了?”
百姓們紛紛點頭,認為李若雪所言有理。
幾乎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秦紅月,令大理寺卿麵臨巨大的壓力。可這些人再怎麼樣,也不比攝政王和宸王,為了保住烏紗帽他還是決定暫時不給王妃定罪。
“來人啊,宸王妃涉嫌謀殺徐紫煙,雖證據不足但不可忽視,先將其押入天牢,待找齊證據再審!”
此刻秦紅月心裏有些亂,需要冷靜地重新梳理一遍思緒。左右也不是定罪,不過收押而已,未必不好,因此她並不反抗。
正要退堂時,喧鬧聲中響起一道響亮的聲音:“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