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1回:義之所在(2 / 2)

可當彭羽的隊伍往徐州彭城而行時,戲誌才也有了類似的感覺了。

從東平前往彭城不但一路暢通無阻,甚至連半個兵卒都沒看到,讓戲誌才擔心的合圍根本就沒有出現。

當彭羽的隊伍進入徐州境內時,駐守在彭城的陳登,陳元龍大吃一驚,對待彭羽竟然來到彭城,有些不知所措,猶豫不決。

以陳登的智計自然對洛陽之中的陰謀一目了然,對待曾經的驃騎將軍彭羽也是深表同情,對朝堂中真正逆行倒施者也是憤怒不已,可陳元龍也是一方豪族哪裏敢違抗聖旨呢?

正當陳登陷入兩難之中,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此事早已驚動了駐守在壽春的孫策!

孫策聽聞彭羽未死,當即出動大軍前來護衛彭羽,因為擔心彭羽會出意外,立即護送彭羽從彭城前往壽春了。

此行同樣順利的讓戲誌才簡直不敢相信,可當彭羽軍真的抵達壽春之時,戲誌才豁然發現,彭羽軍回西涼的路線了!

有孫策的護衛,彭羽軍借道前往豫州汝南想必不成問題,隻要過了汝南再穿過荊州,彭羽軍就能直達漢中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身為漢室宗親的汝南劉備與荊州劉表會讓彭羽軍順利通過嗎?

義之所在!

當彭羽的傷勢慢慢康複以後,結合眼前的事實,彭羽深深感覺到此四字的力量了。

一直以來,甚至就算在不久前,彭羽都認為古人重義不過是種傳聞罷了,重義的原因也是因為利益不夠大之故。

就算劉備的重義,彭羽都認為不過是他的一種手段罷了,就連在後世時看到許多人言劉備隻是偽君子而已,甚至什麼劉備托孤對諸葛亮所說的話皆是一種試探,這些讓彭羽都深有同感。

可直到現在,彭羽才真正理解到“義之所在”的意思,更深深明白為什麼劉備重義之名能夠名留千古了!

汝南太守劉備,聽聞彭羽被孫策接回壽春,立即親自帶兵來到壽春之地,並親自護送彭羽軍前往荊州。

而荊州牧劉表,得知此事,也如劉備一般,揮軍護送彭羽前往武關了。

徐州的陳登、揚州的孫策、豫州的劉備,荊州的劉表竟然不約而同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在隨時可拿下彭羽向朝廷邀功的時候,這些人皆未對彭羽落井下石。

特別是孫策、劉備、劉表更是對彭羽雪中送炭般伸出了援手!

而選擇做處這一切,不過是為了心中的“義”字罷了。

因為這些人絕不相信彭羽乃是謀朝篡位之人,更不相信彭羽乃是弑君弑父之人,他們從彭羽這些年的一言一行中,深深的感受到,彭羽乃是一位大漢的忠臣義士!

雖然他們皆是漢臣,可他們都有自己的智慧,讓他們手刃一位忠臣,他們絕不會違背自己的道義!

這就是古人的道義所在,也是他們四人的處世之風,更是他們能夠名留千古最重要的原因。

或許也是彭羽命不該絕,彭羽軍經過一係列顛沛流離之後,終於在數人的幫助下踏上了返回西涼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