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間,羌王靈光一閃,咧嘴大笑“本王明白了,彭將軍最喜戰馬,就再從羌族中挑選五萬馬匹隨著降書一起送至漢軍,丞相,如此可行否?”
雅丹心中怒急,果然,這個羌王無一絲勇士之心,幾年來,為了保全性命與地位,竟然將羌族賴以生存的戰馬,拱手讓於漢軍!
短短兩三年間,竟然或讓或賣出了近二十萬馬匹,這可是羌族所有馬匹的一半啊。
雅丹盯著羌王一字一頓道“大王,依吾來看,馬匹遠遠不如此物誠意,還請大王準許。”
難道羌族之中還有比五萬馬匹更顯誠意的東西?
羌王一愣道“何物竟如此貴重?”
雅丹盯著羌王冷笑道“正是大王您的項上人頭,若是有此物在,彭羽定然會退軍!”
羌王大驚失色“你……”
“啊……雅丹,你竟敢……羌族必毀於你手,本王死不足……啊……”
……
羌族之中,丞相雅丹早對羌王不滿了,雖然羌族大敗之際,羌王被殺,羌族勇士全軍覆沒,不得不對漢軍虛以委蛇。
但新任羌王除了對彭羽言聽計從,竟拿不出一絲一毫的辦法,甚至連反抗的心思都沒有。
隻想著以羌族的馬匹來交換漢軍不對羌族動武,可雅丹作為丞相當然明白,如此做法豈止是養虎為患?簡直是就是後患無窮。
當羌族的戰馬盡數交於漢軍之後,羌族豈能對抗漢軍分毫?如此豈不是滅族之禍?
所以雅丹早已聯合了徹裏吉的二王子,反戈一擊,將羌王斬殺,以羌王的人頭作保向彭羽請降,如此一來,暫時保存實力,以待來日了。
懦弱的羌王被丞相雅丹與二王子聯手斬殺,羌族又進入了新的時代,雖然新任羌王的方式依然是想彭羽請降,但新王可不似前王。
二王子頗具英雄膽識,此時向彭羽請降絕不似前王一般心服口服,二王子的降,這不過為了韜晦之計罷了。
待一切事畢以後,雅丹摸著一封書信細細觀瞧。
良久以後,雅丹喃喃的道“既然袁大人欲要聯合我羌族,共謀彭羽,此乃天賜之機,羌族自然責無旁貸,隻是現在時機未到,不得不繼續韜晦,若是真如信上所言,到那時,羌族就可一戰拿下整個西涼了。”
隻是羌王臨死之前的怒喝,依然纏繞在雅丹的耳中,不知為何雅丹心中竟有些慌亂。
…………
隴右。
當彭羽的大軍在隴右之地,聚集到十萬之數時,不等彭羽一聲令下,往羌族出軍,果然如賈詡所料,很快就等來了羌族的請降書及羌王的人頭。
彭羽在隴右之地,捧著羌族的請降書與羌王的人頭更是誌得意滿,得意洋洋。
得知顧雍、郭嘉、衛寧前來勸解之時,更是哈哈大笑,將降書給予眾人觀看,以此展示驃騎將軍的威風。
好不容易感到隴右之地的顧雍、郭嘉、衛寧皆對此無言,實在不知彭羽到底是大智若愚,還是鴻運而已,紛紛對此目瞪口呆,無話可說了。
驃騎將軍的威名何止如此,在羌族請降不久,武威的順表很快就到了。
如此彭羽揮軍隴右,尚未出軍,羌族及叛軍的降書順表皆來到彭羽的身前了。
戰爭還未開始,就似乎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