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8回:錦囊計六
彭羽為自己開脫之言無疑有些強詞奪理,自問自答,還敢叫猖“水落石出”,雖然群臣心中依然懷疑乃是彭羽所為,但彭羽如此明顯的恐嚇,誰還敢以身試法,往槍口上撞呢?如此德陽殿內當然是寂靜無聲了。
而郭嘉對此隻能是無奈了,心中暗道,這彭羽的權術確實有待加強,在德陽殿中如此喝罵,雖然威懾了群臣不敢再胡言亂語,可卻也有恐嚇陛下之嫌,要知道陛下可身在德陽殿內呢,若是惹的陛下起疑彭羽的目的,豈不是得不償失?
無可否認,彭羽多年來轉戰各地的行軍生涯,以及在西涼一言九鼎的為政之道,使得無人敢與彭羽有絲毫悖逆,雖然加強了許多彭羽的威信,可也因此造就了彭羽率性而為,耐心越發不足的個性。
但如此做的好處倒也顯而易見,不但無人再敢質問彭羽了,而且與彭羽交厚的大臣也開始顯得精神奕奕起來,似乎隨時準備與彭羽一起大幹一場一般。
要知道太皇太後崩天,此事與天之重,怎可能避而不談?
但要談論此事,必然會涉及到彭羽,至少也要涉及到彭羽的麾下,而彭羽的恐嚇將此路堵死,那太皇太後崩天一事難道就此作罷不成?
董重、袁隗、劉協甚至於陛下劉辯都有些騎虎難下的感覺了。
如此德陽殿內的氣氛慢慢有些凝重了,似乎就像暴風前的寧靜一般。
至於彭羽一臉煞氣的看著董重等人,心中隻想著,董重、袁隗、劉協皆是禍害,留之不得,若是他們再出一言,借此機會殺了再說。
德陽殿內的氣氛越發壓抑,群臣皆將自己的耐心調整到最高限度,反正有董重與彭羽在做正麵對抗,而且更有陛下坐鎮,隻需靜觀其變也就罷了。
而大殿之中劉辯的心理狀態就最為複雜了。
劉辯父皇新喪,非是彭羽恐怕連洛陽都回不來,得彭羽大軍擁簇這才在殿內登基,按說彭羽有擁立之功。
可劉辯登基以後,這才發覺,彭羽的擁立似乎毫無必要,因為太後與劉協在德陽殿欲傳的“遺詔”正是為了傳位於劉辯之故,所以彭羽的“擁立之功”反而大打折扣了。
不僅如此,太後更因此事崩天,而自己最大的功臣彭羽似乎身陷其中,不能自拔,至少也有大逆之嫌,這就讓劉辯很有些難辦了。
若是要因此罪責彭羽,劉辯倒也不傻,若沒有彭羽的大軍的擁護,還指不定會發生什麼呢,所以劉協絕不會罪責於彭羽的。
而董重、袁隗、劉協加上太後,多年來可一直針對著自己,劉辯豈能忘卻此事,當然是心中有數了,現在隻因皇室大喪,不得不虛以委蛇做個樣子罷了。
可東漢孝治天下,孝道乃是天道,太後無故崩天,此事絕不可敷衍了事,而父皇的遺詔既然宣讀出來,哪怕是劉辯已登基為帝王,也必須遵從,否則必被天下視為不孝之人、無道之君。
而劉辯一日之內,太多的事情接踵而至,使得劉辯有些難以適從,所以也有些心神不寧,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大殿中的氣氛更加緊張了,似乎很快就要爆發了。
正在關鍵時刻,突然一聲高亢的喊叫聲撕裂了寂靜,讓所有人皆心中一凜。
“太後駕到。”
何太後終於到了德陽殿!
劉辯、劉協跪倒在地“兒臣叩見母後。”
眾大臣包括彭羽趕緊跪倒“臣等參見太後……”
何太後怒氣衝衝環視群臣喝道道“漢室不幸,一日兩喪,汝等皆為大漢之臣,不思安邦定國,不思君王新喪,竟然在此劍拔弩張,汝等意欲何為?莫非要造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