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體係簡單來說隻是彭羽個人所想的一種處理事務的方式,就算真的建立起來恐怕也隻有一個輪廓而已,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這輪廓將會越發清晰,枝節也會越發茂密,製度當然越加完善,最終會使得彭羽的政治體係越發豐滿起來。
而這些當然是一個緩慢建設的過程,也是一個摸索的過程,但是大致框架已經設立,剩下的隻是填充罷了。
此時的彭羽不知道的是,為了完善他這套短短時間內想出來的政治體係,幾乎貫穿了彭羽的一生,而這一生之中為了這種政治體係的推廣與應用,彭羽與各種勢力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比彭羽經曆真刀真槍的戰爭更讓彭羽覺得危機四伏,險象環生,也讓日後的彭羽為此付出了許多慘痛的代價。
而此時的彭羽當然也不知道,他在短短時間內想出來的政治體係,到底對華夏的曆史影響有多大了。
因為彭羽所提出的政治體係隨著時間的推移,事物的發展以及眾多智囊的參與,給彭羽的政治體係帶來了質的飛躍。
特別是當若幹年後的彭羽,挖空心思,費盡心血將另幾種政治製度,特別是其中“科舉製”與“九品製”加入到三丞六部製體係之中後,瞬間讓彭羽的政治體係爆發出耀眼的光芒,乃至於彭羽的政治體係在曆史的長河中經曆了一千八百多年而不倒。
當然這些皆是後話,暫且不表。
彭羽經過大壩一事以後,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倒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凡是牽涉到可做、可不做而又會影響到絕大多數人的事情,一定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讓大多數人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否則一定會出亂子的。
所以彭羽在養傷期間,借著養傷的機會,召見了許多的太守與智囊,或旁敲側擊,或直接詢問以試探眾人的反應以及自我評估自己的體係是否適應東漢的意識形態。
當彭羽思慮再三也沒發現,這體係與現行的製度及意識形態有太大的衝突以後,終於將目標鎖定在核心智囊團身上了。
核心智囊團其實不過三個人,顧雍、賈詡、郭嘉罷了。
按照彭羽的設想,將自己的政治體係向這三個人和盤托出是有很大好處的。
因為可以以此來試探這三人能否理解、能否適應、能否接受彭羽的體係。
若是他們都無法理解、無法適應、無法接受的話,那彭羽隻能選擇押後或者放緩,甚至就此作罷了。
反正無論如何,這三人彭羽毫不擔心他們的忠誠度與保密性,就算最終事與願違,不能開展下去,那至少也不會帶來其他的影響。
可彭羽沒想到的是,彭羽的政治體係向三人和盤托出以後,三人大吃一驚,讚歎不已,紛紛對彭羽驚為天人。
他們實在沒想到,從來都不關心政務的彭羽,竟然能夠突然提出如此全麵的政治體係和推進步驟,讓三人簡直有些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了。
特別是官僚體係讓三人眼前一亮,這不僅簡單易懂,而且利於管理,更有利於互相協調與合作,甚至其中還有監督的作用。
而三人同時也明白彭羽對他們的信任有多麼重了,如此重大的事宜隻讓三人率先知曉,讓三人參與決策,三人對此也是感激不已。
得到三大核心智囊的肯定,彭羽也是放下心來,至此,彭羽終於下定決心,開始在西涼穩步施行彭羽的政治體係來治理西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