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2回:黃河以北
曆史上對袁紹的評價乃是“見事遲”,意思是這個人無論發生什麼事,他的反應總會慢上半拍!
當彭羽派出的張遼、關羽、李儒的隊伍前往捉拿袁紹行於半道的時候,袁紹的反應總算是跟上了,立即服軟,將北海之中的存糧盡皆往陳留運來了,更揚言“非是袁紹有意抗令不至,而是北海之地麵臨黃巾,袁紹無時無刻不在準備與黃巾作戰,而且北海距離陳留十分遙遠,如此耽擱了時日而已,還請彭將軍贖罪。”
袁紹一番低姿態,讓彭羽無話可說,而且北海之地確實麵臨黃巾一線,而且路途極為遙遠,如此被袁紹僥幸過關了。
袁術可就不同了,曆史上在東漢第一個稱王稱帝的人,豈會輕易對彭羽服軟?
而且壽春乃是天下糧倉之所,糧食多不勝數,袁術豈能願意拱手想讓於彭羽呢?
如此領軍前往的趙雲和張飛在壽春城外與袁術爆發了一場大戰!
戰爭開始的快,結束的也快,袁術豈能是趙雲、張飛的對手?
後來得趙雲稟報壽春戰事,彭羽大吃一驚,對張飛更是刮目相看,原來拿下壽春皆是三爺的計謀!
原來張飛自得彭羽贈馬一直對彭羽心存感激,三爺抵達壽春之後,在壽春城外將袁術一家罵了個狗血淋頭,袁術何等高傲之人,當即氣急敗壞,領著大軍出城欲斬張飛於馬下。
好一個三爺,在壽春城外大戰袁術麾下,戰不三合,張飛掉頭就跑,引著袁術大軍直追了百餘裏!
百裏之後,三爺突然回軍,袁術麾下盡無一人是其一合之敵,袁術這才明白中了張飛之計,趕緊掉頭就跑,欲回壽春城中。
隻可惜張飛在用計,趙雲豈能閑著,在袁術追擊張飛之時,趙雲早已領軍拿下壽春多時了,而追擊張飛的袁術回軍之後在壽春城下又遭了伏擊,如此袁術大敗被張飛生擒!
若不是趙雲阻攔,袁術早已被張飛當場斬殺,饒是如此,袁術依然被張飛暴打一頓,差點一命嗚呼了!
張飛暴打袁術,讓袁術痛不欲生,對張飛當然恨之入骨,隻是袁術大可不必恨張飛。
要知道袁術曆史上的種種劣跡,讓彭羽對袁術無絲毫好感,更已起了殺心,而彭羽的謀士郭嘉更是支持彭羽如此行事,殺人立威!如此袁術一旦被捉拿回陳留,必然也是死路一條。
隻不過因袁術被張飛打的太慘,待張飛提著袁術如死狗般回陳留之後,彭羽哈哈一笑,就此揭過了此事,沒有斬殺袁術。
換句話說,張飛一頓打救了袁術一命罷了。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
黃巾,濮陽。
張燕麵色平靜,早已從打擊中恢複,於氐根最為欽佩張燕的地方也是如此,據於氐根觀察推論,張燕與張角不同,張角乃是行事之人,此人能無中生有,做出一係列驚天地泣鬼神之事!而張燕乃是處事之人,任何一件事來到張燕身前,張燕皆可平靜對待,然後立即得出一條最佳的選擇路線,讓事情得到挽回,往一個好的方麵繼續發展。
換句話說,張角乃是謀事之人,張燕乃處突之人!
而現如今,黃巾在黃河以南極為被動,幾乎可說是完敗收場,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張燕這大帥的智慧了!
張燕搖頭道“吾還是小看了彭羽啊,吾與烏丸聯合做出一副隨時欲攻打虎牢的態勢,妄圖引他來攻,萬沒想到,他竟然將計就計,以區區之數阻擋吾與烏丸的視線,卻在黃河以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立即平息了黃巾之亂,張某佩服,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