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宏似乎有些震驚莫名,群臣立即對此事小聲議論起來,慢慢小聲演變成大聲,最後在德陽殿之中爆發一場激烈的大爭論。
何進對此有些準備不足,甚至沒明白為何如此一件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竟然短短時間內能在朝中形成三種聲音。
第一種當然是以何進為首的挺彭派,認為彭羽此行揚我大漢軍威,誅殺叛軍十餘萬,震懾整個西涼,此乃奇功一件,當賞!
第二種以董重為首的倒彭派,認為彭羽此行殺戮太過,與羌族結下深仇大恨,恐怕羌族再無歸降的可能,如此西涼永無寧日,此乃彭羽一人之罪,當罰!
第三種以袁隗為首的中間派,認為彭羽雖然殺戮太過,卻是羌族反叛為先,至於誅殺十萬餘羌族兵丁,朝堂當徹查此事,到底是不得不殺,還是濫殺而已,如是不得不殺,當屬大功一件,若是濫殺俘兵,當責罰彭羽,否則有損大國國體。
本來在朝堂之上隻有兩種聲音,大將軍何進的腰板自然比董重粗了不少,所以董重的聲音被何進牢牢的壓製,可沒想到,就在劉宏準備賞賜彭羽的時候,袁隗竟然站了出來,向陛下表麵了中間派的態度。
袁隗不愧是一員老臣,進言的時機把握的敲到好處,剛好在何進與董重兩人各自進言之後,劉宏陷入沉思之中之時。
其時一正一反兩種言論剛入劉宏的耳中,彭羽此行非對既錯,那十有八九,劉宏也會偏向於大將軍何進的,可袁隗此時進言,卻在非對既錯之中又多出一個選擇,如此劉宏當然偏向於中間派袁隗的言論了。
劉宏心中對彭羽如此行事也是大感意外,聞聽袁隗之言,不及多想一擺手道“袁愛卿言之有理,此事當要徹查一番再做定論,此事既然由袁愛卿提議,就由袁愛卿前往徹查吧。”
袁隗大喜過望“臣領旨。”
袁隗話音剛落,劉宏突然感到身體又有些不適,皺眉道“朕乏了,有事改日再議,退朝。”
何進目瞪口呆看著陛下離去,實在沒明白如此一件大功之事,竟然弄得如此下場,可陛下聖旨已下,自己也無可奈何,不得不接受此事了。
…………
合歡殿內。
“陛下,現如今大漢黃巾之亂尚未徹底平息,此非常之時,豈能四處作戰?臣以為,黃巾之亂乃心腹之患,邊患之亂不過疥癬小疾,對待黃巾當以剿滅為好,對待邊患當以招撫為妙,而後將軍彭羽不知為何反其道而行之,此乃取禍之道也,還望陛下三思啊。”
劉宏深以為然點頭道“愛卿所言甚合朕意,不知袁愛卿可有良策耶?”
袁隗到“陛下,臣此行西涼,一來徹查彭羽之事,二來鬥膽向陛下請旨讓臣擔任招撫使,一旦時機成熟,臣自當招降之,一旦事成,則不廢一兵一卒邊患乃平,如此豈不妙哉?”
劉宏聞言大喜過望“汝能辦好此事耶?”
袁隗大聲道“臣自當全力以赴,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還請陛下恩準。”
能夠不廢一兵一卒解決邊患之禍,劉宏求之不得,大喜道“準奏!”
“謝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