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羽看著郭嘉冷聲道“郭嘉速返回長安思過,不得我令,不得出長安半步!”
郭嘉不可置信的看著彭羽,可彭羽軍令以下,馬超、魏延不得不硬著頭皮駕著郭嘉出大帳了。
待郭嘉離去後,彭羽看著眾人厲聲道“此次出征,對待羌族,不得我令,不可收俘,擅自收俘者,斬!”
眾人聞言皆是暗吞了口口水,這可是血淋淋的屠殺啊。
唯獨賈詡眼中精光一閃而逝,依然默不作聲,等候彭羽的軍令。
其實戰爭之中,屠城之事時有發生,眾將若不是跟著彭羽,恐怕也要屠上幾回,而且攻城略地之時,死傷何止數萬?
眾人皆不知為何彭羽對羌族如此憤怒,竟然要將羌族夷滅,要知道自彭羽出軍以來,哪次都是大肆收俘,絕不允許濫殺無辜,甚至頂著被陛下怪罪的風險依然強收了數十萬黃巾兵,可此次卻一反常態,殺氣騰騰,讓眾人皆有些難以適應。
眾人當然不明白為何彭羽如此憤怒不已,這隻因彭羽對曆史上“五胡亂華”的羌族的惡行了解甚深,這羌族在五胡亂華入侵大漢之時,可是不帶兵糧的,他們沿路燒殺搶掠,將漢人當做“兩腳羊”,不但殺人,而且還吃人!
如此惡行,本是史書所載,彭羽本對此也不大相信,可如今親耳聽到傅幹所言,方知史書上的羌族一定是確有其事,如此,彭羽豈能不對羌族憤怒不已,新賬舊賬一起算,欲殺之而後快?
好在眾位將軍隻是對彭羽的決策有些奇怪而已,並不對此有抵抗情緒,要知道彭羽麾下可不是人人都封侯拜將了,而大漢的功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數人頭,人頭代表著功勳,既然大家出來征戰,刀口舔血,自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既然拚死相爭,當然是你死要好的多,雖然殺戮過多偶爾想起也會有些心有餘悸,可最少比沒的想要強上許多,而且經過郭嘉之事,那個不長眼的還敢觸怒、質疑彭羽剿滅羌族的決心?
如此情況下當然全部通過,眾人皆認可此行乃是滅羌族而不是平羌族了。
至於西涼的韓遂軍,彭羽要求韓遂及一眾同謀必殺無疑,至於其他人兵丁則是以俘虜為主,萬不可多造殺戮,願意無他,隻因為在彭羽的印象當中韓遂的隊伍皆是漢人罷了。
可讓彭羽沒想到的是,韓遂的隊伍經過反叛北宮伯玉之後,手上竟有近九成的羌兵,這些羌兵因彭羽的這道軍令盡皆存活了下來,當然這些乃是後悔,暫且不表。
…………
黃巾,平原,密室。
“稟告張帥,我等潛伏於壽春、下邳、北海、小沛、濮陽、陳留及眾多城池中的黃巾教眾已準備妥當,隨時可奉張帥之令,再度起義,還請張帥示下。”
“好,很好,讓教眾們繼續潛伏,耐心等待時機,待我平定黃河以北後,張燕必揮軍南下,到那時教眾再配合我軍突然起事裏應外合,必定使暴漢措手不及,如此黃巾的旗幟將再度揚起,大漢的半壁江山也必定瞬間落入黃巾之手,如此張梁大帥的宏圖霸業夢,依然掌控中啊!”
“是,張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