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皆是眼前一亮,劉宏更是幡然醒悟,心中鬆了一口氣心中暗道,有此子鎮守,朕無憂也。
何進話語剛落,朝臣猶如打了雞血一般,立即就有能臣高聲呼喊“陛下何其睿智,一切洞察先機,在西涼未亂之際,便讓後將軍前往鎮守長安,初始臣尚不明此乃何意,現如今臣才知曉,此乃陛下深謀遠慮之故,臣等拜服,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時間群臣歌功頌德沒玩沒了。
如此情況,馬騰可就遭殃了,出身西涼,哪裏有幸能覲見陛下,好不容易見著陛下,磕的都是真正的響頭,這下跟著這群歌功頌德的朝臣不停的磕頭,馬騰早已磕頭出血,若不是馬騰久經戰場,恐怕得死在朝堂之上了。
劉宏心中對自己的安排也是頗為滿意,有彭羽在,何憂之有?
大將軍何進似乎早已料到群臣會如此反應,看陛下一驚一喜之時心情正好,大聲道“陛下,雖後將軍在,西涼大亂無憂,但西涼亦是大漢國土,豈能撒手不管?臣懇請陛下火速出軍平息西涼之亂。”
劉宏聞言一頓,火速出軍?西園八軍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才掌控的兵權,一旦出征西涼,豈不是手中又無一兵一卒?
董重更是心中惶然,終於明白這何進的意圖了,說來說去,這何進可沒安好心,這洛陽之中除了西園八軍外哪裏還有一兵一卒?讓陛下出兵豈不是讓自己前往西涼?
自己前往西涼,一來遠離朝堂,二來要經過長安,這彭羽膽大妄為,自己可不敢將性命賭彭羽敢不敢殺上,退一萬步講,就算彭羽不敢當場斬殺自己,可長安之中彭羽設一個局讓自己戰死於西涼,那是輕而易舉,董重心中斷定,自己絕不能前往西涼!
劉宏依然猶豫不決,董重立即出列大聲道“陛下,後將軍能征善戰,屢立戰功,何不讓彭羽前往平亂?如此西涼之亂必平矣。”
劉宏聞言長出一口氣滿臉喜色連連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讓後將軍前往平亂,如此也好就近處置,省卻大軍往返之苦,真乃一舉兩得之事。”
何進聞言心中一突,怎會如此?
按照彭羽那謀士所言,隻要何進借此事向陛下進言,陛下定會派西園八軍前往,而自己身為大將軍領虎牢關守將自然不可輕動,如此陛下必然讓其他各軍前往平亂,到時候自己進言讓董重領兵前往即可。
要知道去西涼必過長安,隻要董重經過長安,彭羽豈會讓其安然往返?如此才能報複一計奪了自己軍權的董重啊。
可沒想到,事情的發展竟然被董重輕描淡寫幾句話就給改變了,沒等何進從疑惑中恢複,群臣的馬屁立即跟上紛紛揚言“後將軍出馬,則萬無一失。陛下聖明,陛下……”
文臣、武將皆開始了歌功頌德,何進也是無可奈何,彭羽借此事讓麾下謀士與自己商議,如何借此事找到一個斬殺董重的契機,可沒想到事與願違,不但董重沒中計,反而讓待在長安的彭羽又領了一個苦差。
戰事豈是那麼容易說平就平的?何進心中暗歎口氣,知道彭羽的謀士前來與商議誅殺董重的計劃就此落空,不過此事本來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隻是權且一試罷了。
不論朝堂之中眾人想法如何,總之陛下的聖旨已下“著後將軍、長安太守彭羽攝假西涼刺史就近前往西涼平亂,不得有誤,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