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麵積不小的田地可是塊良田,而這批老農更是務農半生的老農,遠遠望去如此多老農皆在一片良田之上忙碌著,想必收成應該很可觀吧。
這是遠遠看到的景象,可當不得真,一旦離得近了,恐怕任何人都會忍不住搖頭歎息,痛罵這批老農暴殄天物。
這樣一片良田,種植的莊稼不是青黃不接,就是東倒西歪,甚至大片大片的莊稼枯死,更有些一些長的奇形怪狀,讓人看得心裏極為不舒服。
而且更奇怪的是,這批老農幾乎人人拿著小刀、小鏟,而且在田地當中一蹲就幾乎不曾移動過,仿佛這些人不是來種田的,還像是來雕刻的。
一老農看著自己種下的數百株麥子竟然枯死大半,忍不住歎氣搖頭,看著前方的李老頭,忍不住高聲喊道“老李,你那邊怎麼樣呐?”
李老頭聞言站起身來,捶了捶自己發漲的腰部,茫然看著一片枯萎的莊稼高聲道“哎,不行咧,這樣精心種植,還是接連枯死咧。”
這兩人的答話讓人啼笑皆非,兩個如此老農打扮的人,一人種植不過數百株麥子而已,枯死的竟然有十有七八,還說什麼“精心種植”,就算是完全不管,恐怕也比這些人“精心種植”的產量高吧。
相同的問話在這篇良田之間四處響起,可答話的內容卻千篇一律,幾乎人人都是歎息搖頭,歎氣過後,眾人又開始將枯死的莊稼摘除掉,再重新種植一批農作物,或是麥子或是高粱甚至其中還有青稞,總之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種植的種類千奇百怪,種植的方法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在這片良田之上,幾乎種什麼枯什麼,反正就沒有能成功存活的。
老李將手中的莊稼種上,拿出小刀左雕右刻,似乎要在莊稼上刻字一般,過不多時剛好將莊稼割開一個小口,再將另一細小的莊稼介入到小口之中,老李右手拇指一按,兩完全不同的農作物竟然接到了一起。
細細打量這片良田之中,老農打扮的人不下數千人,人人都是如同老李一般做著讓人難以理解的事。
這是做什麼?
一番繁忙過後,老農和老李也有些疲憊了,畢竟是上了歲數的人了,兩人坐在田埂上歇息。
老李捶著腰對著老農道“你說這都是為了啥?這樣種植不枯死才怪咧,這都是怎麼想出來的?”
老農搖頭道“哎,誰知道,管他咧,說是搞什麼‘實驗’,搞什麼‘嫁接’吧?”
另一老農似乎與老李相熟忍不住道“什麼‘嫁接’,這叫‘雜交’。”
三人的話語似乎引起了周邊老農的興趣,一時之間,都在爭論著“嫁接”和“雜交”起來了。
……
……
“嫁接”和“雜交”?
這些當然是彭羽想出來的,這批老農當然是從宛城帶回的三千老農大軍了,這片良田自然就是實驗之地了,彭羽管吃管住,甚至還發工錢,甚至不限時間,唯一的要求就是要這批老農經過不斷的實驗,創造出兩千年後才會出現的雜交水稻和雜交小麥了。
隻是這項工作雖然嚐試了很久,但因彭羽對此事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彭羽哪裏知道雜交乃是用不同農作物花粉來進行的呢?這樣胡亂嚐試,結果當然差強人意,這些老農依然是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