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7回:如有天助
董卓身前忠心無二的主戰派李儒離去之後,許昌城中自董卓起幾乎都成了投降派,這些人都吃過彭羽的大虧,也見識過彭羽的善戰,更別提彭羽部下的驍勇,哪裏敢與彭羽爭鋒,甚至李儒前腳剛出許昌,許昌城中董旻就認為彭羽前來,董卓當大開城門,與其講理化解此事。
講理說服彭羽退軍,看起來十分可笑,可其實卻又十分合理,因為此事實際上可大可小,隻要按照李儒的計策,董卓一口咬定乃是向宛城借糧,日後必還,則彭軍無討伐董卓之理由,彭羽豈能大開殺戒?
至於李儒的性命就看他是否能說服唐瑁了,若其說服了唐瑁則一切順理成章,皆大歡喜,若其無法說服唐瑁,那隻好棄車保帥了。
車當然是李儒,帥自然是董卓了。
李儒的計策和董旻的計策其實差不多,隻有一點不同而已,李儒是要董卓堅守許昌等自己求情成功,搬來唐瑁為許昌解圍。
董旻的計策乃是稍稍做出一點變通,李儒還是按照計策行事不變,但許昌隻需要彭羽前來,則立即大開城門以免讓彭羽有討伐許昌的借口,再與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若彭羽接受此事則罷了,倘若不接受,罪魁禍首乃是李儒一人,與許昌他人可沒任何幹係。
董卓對此事深以為然,李儒惹的禍,自己已經給了他時間滅火,如若他已然無法解決此事,那為了保存大我,隻好犧牲李儒這“小我”了,如此,許昌的董卓軍就此定下了董旻的策略。
董旻的策略看起來合情合理而且也給了李儒機會,甚至還能照顧到彭羽的情緒,隻是其中有一個問題,這問題人人都明白,隻是大家心照不宣,皆不提及罷了。
李儒去宛城求情再返回許昌是需要時間的,而這段時間彭羽的騎兵正往許昌而來,李儒豈能有機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返回呢?
俗話說“好人不長命,禍害存千年”,李儒這東漢的禍害又一次證明了此話不假,許昌的董軍不設防,彭羽的騎兵正在路上,如此情況下彭羽從宛城來到許昌竟然超過了李儒的用時,不得不說李儒真是如有天助!
原來彭羽行軍途中遇到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
彭羽疾行趕路幾乎不設防,且前軍與後軍拉扯的甚遠,在彭羽前鋒軍一千餘人剛衝過一個叫魯山的地方之時,竟然被人伏擊了!
彭羽大吃一驚,心中暗道,難道董卓竟然敢伏擊自己?可仔細觀瞧卻又好像非董卓之人,而且經彭羽目視這批伏擊的隊伍似乎人數不過千餘人,這點人來伏擊自己?到底所為何來?
彭羽心中滿是疑問,可被人伏擊心中也甚為不安,暗罵此次行軍還是過於托大了些,彭羽不敢輕舉妄動。
好在後方的大部隊距離自己並不太遠,隻需稍等片刻,待大軍聚集滅這夥人想必不費吹灰之力。
突然一人手持大刀滿臉剛毅,望之頗為悍勇之人高聲喝道“敵將速速留下糧草,爺爺放你等一條生路,否則全部殺光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