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何進、王允、盧植等大臣皆被趕出洛陽之後,董派終於成為了洛陽之中最大的一股勢力,甚至何家已然不能相提並論了,董派心滿意足,隻是何派之中尚有彭羽手握大權,且領軍在外,又得陛下信任,讓董家不敢過於放肆,不過在董重的帶領下,緩圖彭羽的謀略早已在洛陽之中秘密展開!
不提董重的緩圖彭羽的謀略,單說董油的不耐煩。
要知道董油為了一位小女不惜驚動了太後,也得到太後許可了,本以為手到擒來,不在話下了,誰知道數月過去竟然毫無進展,董家在洛陽之中如日中天,可彭家的大門依然對董家關閉著,這讓董油如何甘心呢?
董油不敢與父親董重理論此事,又不敢強行出手,隻好隔三差五借機入宮在太後身前轉悠,欲讓太後想起此事,詢問一番,可太後似乎忘記的更快一些,讓董油也是無可奈何。
董油往永樂宮跑的太勤,沒招來太後的詢問卻招來了二皇子劉協的注意了。
劉協與董油交情頗深,劉協整日待在皇宮之中,對待宮外甚為向往,而董油為了加深與劉協間的關係,更是投其所好,往皇宮之中帶去大量的新鮮玩意,讓劉協頗為感激。
本來二人就有親,一來二去之下,兩人關係更加深厚了。
董油近期入宮的頻繁,讓劉協極為好奇,劉協一番打聽之下,原來卻是董油看上了彭府的一個丫頭,劉協少年心性,暗覺大為有趣,忍不住為董油出謀劃策。
董油心中無奈,劉協如此年紀,豈能想出什麼好招?可皇子詢問,又不得不一一講明情況如何,劉協聽完隻顧傻樂,哪裏能出什麼主意。
就在董油無奈準備告退之時,劉協一拍腦袋,突然想起一人,這個人也是個孩童與自己年紀相仿,乃是劉協的伴讀,此人雖是伴讀,卻頗有謀略。
至少在劉協看來確實如此,每回父皇劉宏欲考校劉協的學識之前,此人三言兩語就讓劉協茅塞頓開,而後麵對父皇的詢問,劉協皆對答如流,讓劉宏很是滿意,所以劉協認為此人很有辦法。
董油看到劉協對此事如此上心,也不好推脫,雖然對劉協說的那人並不報太大希望,可卻不好駁皇子之意,隻好與劉協等待其人前來。
董油實在沒想到,一個伴讀書童,竟然讓劉協與自己足足等了一個多時辰,劉協似乎早已習慣,並不著惱,可董油卻極為惱怒,要知道近期誰對著董油不是畢恭畢敬,辦什麼事不都是手到擒來?當然,除了彭府之外。
董油與劉協等待這此人前來,若非其是劉協的伴讀,恐怕董油早已派人捉拿此人而來了,就在董油耐心快耗盡之時,那人總算來了。
這個人的到來,讓董家對待彭府偏文的行事方式起了決定性的變化,也是因為他的一番話,才讓彭府幾乎遭到滅頂之災,更因為他一番話,差點讓整個大漢風起雲湧,甚至差點整個大漢都陷入絕大的危機之中。